文/吳進輝、吳宜芳 攝影/曾永忠、詹進德

印尼慈濟醫院古納萬(Gunawan Susanto)院長,為大家分享建院的願景與概念。

2015年印尼慈濟綜合醫院動土,這所醫院是臺灣以外的第一家慈濟醫院,2018年11月11日上午11時,醫院進行封頂典禮,預計將於2020年11月啟業。上人不斷提醒,「莫忘那一年,莫忘那一群人」,由黃禮春師兄與古納萬院長(Dr. Gunawan Susanto)上臺分享印尼醫療志業發展的歷史及印尼慈濟綜合醫院的啟業願景。

1993年,在印尼分會劉素美執行長的帶領下,慈濟人開始在鄉村地區舉辦小型義診,印尼慈善志業收了第一個醫療個案──一位罹患軟骨症的孩童,後續也開始關懷肺結核病人及營養不良孩童,並固定到20個村莊義診。

1999年於雅加達首次舉辦大型義診,2002年雅加達水患後,八個國家地區的人醫,舉辦三天的千人義診;2014年5月,慈濟與印尼國軍簽署合作備忘錄。印尼是群島國家,幅員廣闊,2017年9月,印尼人醫團隊在軍艦上進行兩天的大型義診;2018年9月20日,蘇拉威西島發生大規模地震及海嘯,前往災區的路斷、民航機也進不去,人醫團隊由軍機協助運送醫療團隊、藥品及儀器,前往災區義診。印尼人醫會至今於全國共舉辦過127次大型義診,超過25萬人次接受治療。

除了義診活動之外,2002年雅加達水患後,2003年慈濟人為金卡蓮民眾興建大愛村,除住宅、學校、教堂之外,慈濟也在大愛村內建立一所只有兩位醫師與兩位護理師的小規模診所──印尼大愛醫院診所,同時也作為慈濟的義診場地。後來,因病人數量漸增,地方政府請託慈濟擴大規模,提供社區更健全的醫療服務。2006年6月「印尼大愛醫院診所」升格為專科醫院,並在2008年1月10日「慈濟大愛專科醫院」正式啟用,14個門診科別,每天看診三百多人次,也開始提供住院服務,有88個床位。經過評鑑之後,印尼慈濟大愛醫院於2019年7月8日獲得印尼最高等級的五星級,但志工仍想讓醫療發揮更大的良能,於是有了更長遠的建院計畫。

「因印尼民眾若染患重病,有時必須遠赴國外就診,2011年印尼靜思堂落成後,印尼慈濟人請示上人,希望籌備一間與臺灣慈濟醫院同樣的人文醫療場所,且當地政府也期望慈濟能興建一所大型綜合醫院。」黃禮春師兄說畢,請古納萬院長上臺,接著分享醫院籌備現況。

古納萬醫師的專長為腦神經外科,雖然身為穆斯林,在五年前就以志工身分加入慈濟,並承擔起印尼慈濟綜合醫院的建院使命。慈濟綜合醫院預計將是一所樓高23層,樓板面積一萬七千多平方米的醫院,在空間上運用自然採光及綠化,在設備面導入現代化的醫療科技,最重要的,還是視病猶親、以人為本的醫療人文。

印尼慈濟綜合醫院自2011年上人予以祝福開始籌畫,2015年動土,預定在2020年11月5日開始提供服務,11月13日舉辦「第八屆國際慈濟人醫論壇」,並於14日正式啟業。古納萬院長期待印尼的慈濟醫院也能與臺灣的各家慈院一樣,在印尼成為專業與人文並具的醫療院所標竿。

印尼分會副執行長郭再源最後帶領印尼團隊一起上臺,「期望未來印尼慈濟醫院能將慈濟人文傳遞到印尼所有的醫療院所,成為守護健康的堅固堡壘,這也是所有慈濟人共同的心願。」

印尼職工黃禮春分享從慈善拓展到醫療志業的歷程。

印尼慈濟團隊在郭再源副執行長帶領下一起上臺,誠摯邀請大家2020年11月,前往印尼參與慈濟醫院啟業典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