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霍濤
平安人人都需要,沒有平安,人生就如浮萍,連基本的生活都成難題,特別是飽受戰火波及而流離失所的人。慈濟長期在土耳其、約旦協助難民,都稱他們為:兄弟姐妹,也因為慈濟的協助,讓他們飽受摧殘而恐懼的心,重新擁有了愛。
9月12日胡光中師兄在人醫年會上分享慈濟人在土耳其的協力之路,開場時便提到他在讀書時,就將陳秋華師兄視為自己的偶像,這次陳秋華師兄也帶著幾位約旦醫師一起回來。
土耳其地震,距今已有20年時間,兩次地震分別是1999年的8月17日和11月12日,有將近一萬八仟人失去生命,六十萬人無家可歸。那時,胡光中大聲疾呼,並發表文章「救援土耳其,台灣在哪兒?」
然而事實上,在當時,已有四位慈濟人在第一次地震後的8月19日,即到土耳其勘災。四位師兄當時沒有車、不知道路該怎麼走、沒有素食,胡光中帶著四位師兄白天勘災,太太晚上做香積煮飯。就這樣,胡光中師兄做慈濟一做20年,成為慈濟第一位穆斯林委員。
以愛跨越藩籬
在慈濟最初的援建過程中,胡光中有很多疑問,當時請示上人:「大師,土耳其是穆斯林國家,慈濟好多師兄姊放棄工作,走路兩個兩個走,我想要學習,請問大師我該怎麼做?」
上人回應:「我年輕的時候在台東,每天都會經過一個教堂,經過的時候,會停下來深深一鞠躬。我是出家眾,他們是天主教徒,在很多人心裡造成了很多隔閡。不為宗教、種族和國家,其他全都可以放下,只為一個字!」
胡光中師兄講到此處,停了下來,問台下學員,這是什麼字?台下學員齊聲回應:「愛」。
沒想到土耳其第一次地震後的一個月,台灣發生了「921地震」。當時很多在土耳其援助的慈濟人紛紛打報告要回台灣。 上人說:「各盡本分,堅守崗位」。慈濟人堅守真正的人道援助,身在土耳其,心在台灣。當年被救助的一位土耳其母親不捨得用每月發一次的毛巾,都留著給女兒做嫁妝。這位女孩現在已經是大學生,父母親告訴她,不要忘記這份愛。母親表示說:「我不記得當時這些人叫什麼名字,但我記得他們穿著藍色的衣服,白色的褲子。」
2014年10月,因為敘利亞內戰,土耳其湧入了很多難民。師兄姊登門一一走訪,開始發毛毯、發物資。但是災民希望用這些物資換錢,因為他們的孩子沒辦法讀書。街上到處都有小孩子要錢,還有很多孩子賣血換錢,只為了想讀書上學。
胡光中說,當時原本只有30個就學名額,但是有4000名小孩子需要上學。志工登門去家裡說明,大人一來怕志工是間諜,二來看到志工的衣服,以為是員警,常因害怕而被拒於門外。三週內,總共找到108戶,200多個孩子,登記入冊,發回給本會。
胡光中持續不斷進行家訪,救助孩子的名單從200人一直追加到550人。他同時找上土耳其當地的教育局,希望能讓孩子上學,「如果今天不讓這些孩子上學,長大後可能就會讓你們的孩子造成傷害」。教育局長認同胡光中的想法,2015年1月4日,終於在各方協調中,成立「滿納海學校」,孩子們終於可以上學了,有的孩子眼睛盯著書本,視線不願離開;有的孩子拿到書的第一時間,在書本後面寫上自己的名字;有的孩子一大早六點半就來到學校,因為前一天晚上興奮地睡不著覺。現在滿納海有三千多位學生,每個孩子都是一個個家訪找回來的,也有了第二間、第三間分校。這些學生家長都很感動慈濟為他們所做的事,孩子們的臉上再也看不到悲傷和痛苦。
然而,世事無常,2016年土耳其發生政變,胡光中先後兩次被誤認為是恐怖分子,而且是武裝恐怖分子。這樣的處境,讓他無法也不打算再回到土耳其,更不知道前景在哪裡。直到收到滿納海學校的一封信:「敘利亞今天生活在非常困難的時期,也許是人類歷史上最困難的時期,母親失去了她的嬰兒,孩子們失去了他們的笑容……直到遇到了慈濟,你們聽到了他們的心聲,回答了他們的需求,人們心中有了希望,開始為他們的孩子計劃什麼時候可以上學。……誰心中有了痛苦,第一個想到的就是慈濟,你們撫平人們心中的怨恨,人們開始不會有嫌隙,開始散播愛的種子,他們心裡有了希望,孩子們有了笑容。……痛我們所痛,苦我們所苦,我們祈求真主阿拉……不要放棄我們,因為有了你們,我們才知道世間還有善……謝謝你們的愛,謝謝你們的人道援助,謝謝你們和我們在一起。」
收到這封信,胡光中邊讀邊哭,最終還是決定回到土耳其,而回去之後的一切,就是從零開始。
土耳其政變後,胡光中覺得有必要打造自己的學校,不能再借其他學校場地上課。因此他和主麻教授帶動了土耳其志工和敘利亞鄉親,一起打造自己的學校。每個磚塊11.5公斤,每個人都搬了8千多塊,以一個多月時間,把學校蓋起來。最後學校得到美國權威機構的認證,得到這個認證幾乎是不可能的任務,然而,胡光中用他的真心和赤誠,感動了美國認證機構的負責人,而能順利拿到認證,讓學校得以合法興學。胡光中說,自己曾有個夢想,「有一天,當一個孩子20年或30年後,記得有人曾經幫助他們讀書,雖不記得他的名字,可是我記得他叫慈濟。」
曾經孩子們不知道未來是什麼,不知道下一餐飯在哪裡,但當他們讀書後,有的孩子表示,我要做醫生,回去醫治那些在戰爭中受傷的人;我要做老師,教會我們的孩子知識;我要做工程師、建築師,重建我們的家園。
至今,總共153萬人次敘利亞難民在土耳其得到救助,這個成績不是三個土耳其慈濟人做到的,這是全球各地慈濟人共同做到的。聯合國官員也表示,慈濟是在土耳其做得最好的非營利組織。今天敘利亞孩子們的生命得到了翻轉,也因為有了教育,他們再次展現了光芒,擁有寬廣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