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吴珍香、杨金燕 摄影/林家如、黄铭村
慈济医疗志业执行长林俊龙说,联合国于2015年发布改变世界的17项永续发展目标;慈济已做了53年,在四大志业、八大法印可一一印证,足迹遍布五十多国。
9月11日慈济医疗志业执行长林俊龙在人医年会课程中,以“新的资通讯科技在长照之应用”为题演说。有鉴于今年人医年会有许多第一次前来参与的学员,林执行长先与大家分享慈济医疗志业及人医会的历史。
他提到,2015年,联合国发布改变世界的17项永续发展目标:“消除贫穷、消除饥饿、健康与福祉、确保有教无类、两性平等……”这17项目标,在上人的带领下,慈济已做了53年,在四大志业、八大法印可印证,其足迹遍布50多国。而永续发展目标要独自达到是不可能的,需要全球各个国家有共识、共知,更需要共行,才能完成。
医师的座右铭 最美的笑容
“天下最美是病人的笑容”,这是许多医师的座右铭。人医会已成立23年,但林执行长强调,这不代表慈济医疗仅做了23年,慈济功德会早在1972年的花莲市仁爱街成立“贫民施医义诊所”即为贫病诊治施药。1986年,花莲慈济医院启业,至今在台湾已成立七家慈济医院,本着“尊重生命,以人为本”,帮助有需要的人,拔苦予乐。更扩及世界,以海外义诊为灾难中的病苦者带来光明与温暖。
1996年,成立“国际慈济人医会”(TIMA),秉持“以人为本,肤慰病苦”、“以病为师,满怀感恩”的情怀走向世界。而每年中秋的人医团聚,则缘起于菲律宾已故的吕秀泉副院长。每年中秋节,他必带领菲律宾的人医会成员回到花莲与证严上人团聚,人医会也藉此因缘订定中秋节聚首花莲,进行医疗交流、专题演讲、分科座谈、会务报告,给心灵充电。
林俊龙执行长分享,这二十多年来,人医的足迹遍布世界各地,特别是在重大灾难后、许多资源贫瘠,医疗到不了的地方。人医会的医师在大树下、在帐篷里、在泥地上,甚至在倾毁的屋舍旁为病人看病,甚至在简易的空间里为病人手术,尽管苍蝇飞舞,医师丝毫不受干扰,只想着要把病人治好。
让他印象特别深刻的是,多年前,曾有一回,在一个医疗相当落后的国家,当地人听闻有医师前来,竟拥来大量的病人。特别是在牙医治疗时,拔下来的牙齿是一桶一桶地装,甚至在排队人潮中,有位牙齿疼痛不已的病人隔着窗户哀叫求救,牙医师随即拿起拔牙钳子,穿过窗户为他拔牙。让人感叹的是,人医团队不论在什么样的环境,总是以病人为第一,尽全力医治。且秉持着“施比受更有福”,只要有参与,必是满心欢喜。
云端医疗 让病人安心回家
随着医疗科技的进步,新药及医疗技术的研发,人类的生命也比以往延长许多,使得老年人口逐年攀升,“长照2.0”因此应运而生。花莲是全台湾面积最大的县市,幅员广大,对许多偏远地区而言,交通与就医相对不便。“人口老化”更是当今在花莲、台湾,甚至是全世界的重大议题,随着人口老化与环境变迁,疾病也会变得更为复杂,我们又该如何来应对?
过去六年来,花莲慈济医院尝试以结合云端科技的方式,来提升医疗服务。
而之所以会发展云端居家照护服务,要从六、七年前一位想回家却回不了家的病人说起。当时那位病人住在安宁疗护的心莲病房,他很想回家,吵着要出院,但家属考虑到住家没有医疗设备及专业医护人员,担心没有能力照护晚期病人,坚持不愿让病人出院。这让花莲慈院及心莲病房团队开始思考,要如何才能让病人安心出院呢?
这促成了发展“以云端科技提供高质量及高可近性的末期病患居家照顾计划”,透过多元的创新应用科技,来执行远程医疗的概念。云端信息系统建置完成后,家属在家中就可将病人的血压、心跳、血中氧气、血糖等生理变化数据上传云端,让医护团队随时监控病人的生理变化。病人及家属有任何问题,也能通过视频实时沟通。甚至如果照顾病人的外佣有语言困难,也能请印度尼西亚语、越南语等翻译志工,实时协助翻译与沟通。
实际执行云端远程医疗照护系统后,发现居家病人的再住院率明显下降,病人的医疗费用及政府的健保支出皆大幅下降,百分之九十以上的病人及家属都非常满意这项服务。云端远程医疗的成功,也让花莲慈院将这套系统推展到其他的科别、推向社区;同时结合卫教,像是疾病筛检、饮食控制、复健运动等项目,照顾更多亚健康的社区居民。
云端远程医疗 迈向社区
2018年,花莲慈济医院在卫生福利部“健康福祉科技整合照护计划”的支持下,结合产、官、学,以花莲县秀林乡为示范推动地区,通过建立卫生所医疗信息系统及花莲慈院的远程服务计划,为秀林乡一万六千户家庭健康户口簿建档。
林执行长分析,秀林乡是台湾面积最大的乡,原住民比例超过百分之九十,平均寿命要比台湾其他地区低八到十岁,“他们五十五岁就算是老年人口,超过总人口百分之十七,交通又不是很方便,怎么样把医疗资源提供到需要的人身上,需要相当多的整合”。而此次设定的主要目标,是减少境外就医、提升医疗照顾的可近性、完整性和效益性,达到平均余命的增加,让失能及失智减缓降低。
这套云端照护计划以家庭为单位,进行跨医疗照护、社会福利、儿童早期介入系统的信息收集及整合。同时培训当地部落的“健康守门人”定期访视,教导族人利用智能穿戴装置掌握自身健康,也教小区民众如何以运动强身、如何在家做复健,延伸关怀与照护面,落实当地人照顾当地人。
整体云端计划则是通过无线传输、健康福祉科技整合照护平台、云端储存三者的接合,同时引进地理信息系统,建立并提供实时、正确的照护者信息。“这是以医院为中心的设定,比如病人抽血检查或做筛检,血糖、血脂肪等数据马上可以回馈到卫生所第一线,有需要追踪治疗的病人若有状况,都能实时反应。”林执行长说。
花莲慈院也引进最新的智能机器人,目前仍在训练中,机器人可以发挥陪伴、提醒用药、监测病人的心跳、血压、氧气以及运动指导等功能,也能将病人的生理测量数据回报给家属及医师。
“我们利用这些先进的科技,希望能将医院高质量的医疗服务带进社区,同时降低病人及健保的医疗费用。更盼望未来能延长部落居民的平均余命,降低死亡率,这需要长期的努力。”林俊龙执行长说。本着“守护生命、守护健康、守护爱”的精神,结合云端科技,这将是未来落实“长照”照护最坚实的有利基础。
执行长林俊龙分享海外义诊时,曾在医疗落后国家,看见牙医诊疗时,因看诊人数众多,拔下来的牙齿是一桶一桶地装着。
人医学员专注聆听慈济医疗志业执行长林俊龙的演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