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黃淑真、楊金燕 攝影/郭雪珍

夏毅然醫師期許自己做個「傾聽病人聲音」的醫師,努力達成病人的需求。

來自臺北慈院牙科部的夏毅然主任,七年前自三軍總醫院退休後,即來到慈濟醫療體系,天主教徒的夏毅然來到佛教慈濟醫院服務,明顯感受到慈濟醫院內部的規劃與其他醫院不同,特別注重人文精神。

「尤其從大廳走到診療室,我總愛讀牆上的靜思語。」夏毅然說,其中「心量大,福報就大」這句話深深影響著他。夏醫師說話輕聲細語,臉上總掛著笑容,完全沒有架子,他分享:「每當看到病人愁眉苦臉,我也常用這句話鼓舞自己和病人。」以前身邊總是有學生、實習醫師、住院醫師在旁學習也協助,有時壓力大,脾氣也大。來到慈濟,什麼都得自己來,常常讀這些靜思語,潛移默化中脾氣也跟著變好了。

「病人有心安沒?」夏毅然醫師以趙有誠院長轉述上人常講的這句話,分享還沒來慈濟前,曾經有位病人是個黑道大哥,因為口腔癌開刀,臉部變形,失去從前的威嚴外表,也讓這位大哥深覺失去尊嚴而結束自己的生命。當時心中也深感遺憾,來到慈濟之後,深深體會證嚴上人強調「傾聽病人的聲音」的醫病關係,也深刻重拾自己從醫的使命,不就是這個嗎!

夏醫師曾有位擔任保全服務的病人,因為害怕開刀後失去原本的外表而丟掉工作,會導致無法繼續奉養88歲的老母親,而遲遲未就醫,他委婉告訴病人:「我有一個方式,可以排除百分之八十的病痛,又不會有危險,也可以保有現在的面貌……。」

夏毅然醫師所提到的方式,即是利用「誘導式化療」來保存唇部或口角處惡性腫瘤病人的外觀與功能。夏醫師看過許多唇癌開刀後的病人,唇變形、腫大,無法恢復原貌,顏面變形所產生的心理創傷恐怕遠比手術治療還大,也讓他想到,過去自己當醫師總是想盡快把病人的病治好、能開刀就開刀,追求的是開刀的數量,但如今他在意的是「我要用多少方式來達到病人的需求」。如果病人擔憂的是開刀後是否影響外觀,是否能保有工作、養活家人,那麼他就該努力找出讓病人保有外觀的治療方式。

一次又一次的醫病個案,讓夏毅然不再只是用教科書所教的專業去醫病,他總是不斷研究,如何排除病人的病痛,還可以繼續維持病人的顏值,保有病人的尊嚴、生活品質、讓病人安心,這些都是他這幾年來努力的方向。

參與義診 力行大愛

菲律賓海燕風災,夏毅然醫師參加第九梯人醫賑災團隊,在那裡雖然吃不好、睡不好,但是慈濟志工、醫護團隊緊密分工合作、無私無畏的互動,每天晚上大家溫馨圍坐,一起用餐,彼此就像一家人,當自己親身體會無我求的付出,和災民從不認識到親切地互動關懷,那種歡喜與感動,從未有過。心中的愛被啟發出來,讓夏毅然決定走入人群去實踐人醫精神,他回國後隨即投入慈濟志工培訓行列。

三次約旦義診行,也讓夏醫師相當感動,曾經因為約旦每天固定時間斷電,無法繼續替已掛號報到的難民看病,深感遺憾,也快速促成下一次的義診行程。

第三次回來參加年會,對這一次的課程特別有感受,除了感受到志工的熱情,課程也帶給他許多啟發,尤其是是第一天晚上那堂「愛是最好的良藥」,每一位院長介紹各醫院的點點滴滴都令人感動。

特別是臺中慈院簡院長分享的故事,螢幕上追思影片中的主角是臺中慈院一般外科吳永康主任,視病如親的吳永康醫師總是以醫院為家,他在工作當中主動脈剝離,影片中吳醫師的孩子提及父親都記不住家中的事情,只記得病人的點點滴滴,何時開刀……雖然是淡淡抱怨,實際上是很尊敬、推崇他的父親,深深感受吳醫師的偉大,當時不禁流下淚來。

分科專題座談時,大陸醫師分享顳顎關節常是源自病人的生活方式,生活壓力……,讓夏醫師有感而發,上台分享,其實很多時候也是因為牙醫師的不留意造成病人顳顎關節的問題,能與現場的醫師交流醫病觀念,夏毅然也覺得充滿能量與收穫。

夏毅然醫師專心聆聽年會課程演講,有收穫更有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