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羅克洲 攝影/簡俐真

志工陳志榮(中)說,在高雄每個月的精進日都會製作饅頭做為早膳食,這次藉由大家的力量來製作、結緣,感恩全球人醫會在世界各個角落救苦救難。

高雄靜思堂每月精進日提供給到場師兄師姊的饅頭,隨著結緣眾的擴散,香氣也跟著遠颺。「這次人醫年會的許多任務是由高雄志工團承擔,我們也很高興能藉著饅頭與來自遠方的大醫王結緣。」承擔此次香積工作的窗口呂清潭如是說。

「對不起,我們比預估的操作時間足足延擱了四十分鐘。」今天負責饅頭製作實務的陳士榮滿臉的歉然,只因為不在自己熟悉的場地,操作起來並不順手,剛好又帶來幾位新手要作傳承,所以每一步驟都有書面的「葵花寶典」要一一按表操課,幾經说明和討論,時間就耽誤下來。

他說,其實最重要的原因是在高雄已經習慣使用電子磅秤,在這裡卻是傳統的彈簧秤,於是每個食材配方的微量計算都必須扣除容器的重量,就把多年沒使用減法運算的習性曝露出來。偏偏還有一大群師姊在旁等著揉麵,更讓幾位師兄慌了手腳,增加了許多製作過程的困窘。

食材終於備妥,配方中的鹽巴、砂糖、酵母粉和食用油已經全部依量到位,配料蔓越莓、核桃和黑糖葡萄乾也經討論確定。下料之後攪拌機啟動,陳士榮說十八分鐘之後就可以展開揉麵作業。

準備揉麵的大半是來自高雄苓雅團隊的志工,也有三位美國加州家人過來加盟。在公傳部任職的張庭涵老家是饅頭店,聽到廚房做饅頭,就拉著陳添鳳過來尋找機會,想趁機過過手癮。

麵糰終於完成,一群人商量著分批切成小麵糰的方式。現場還有專業的廚師作土司麵包、蛋黃酥等,瞥見一大群人的忙亂,大約是看不過去,就過來指點如何用機械切麵糰。大家才知道原來還有如此好用的機器,於是一盤又一盤切得既整齊均勻又美觀的小麵糰很快做好了。

大麵糰切割後還有小部分剩餘,足足有八百公克,而每小團需要一百公克,張庭涵二話不說,一番搓揉之後拉成長條,手起刀落就分成大小一致的八份,饅頭世家子弟果然不是浪得虛名。

小麵糰整齊的排在蒸盤上,但是事情還沒完,經初步蒸熟後要暫時送入冷藏,等到明天清晨稍稍加熱過後很快就可以端上餐桌,提供給年會大眾一頓溫熱軟熟的早餐。然而用餐大眾不知是否了解,每一顆溫熱的饅頭裡面都還有志工們認真而歡喜的情意。

過與不及都不適宜,志工們斤斤計較、秤準斤兩才能做出最好吃的饅頭,就如師父的叮嚀:話要講得恰到好處,多一句,少一句都不好。

大家彼此協力,用感恩心將饅頭圓滿呈現。

來自高雄的志工們齊力製作饅頭,與來自遠方的大醫王、人醫家人們結好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