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芳如 攝影/陳吉龍

八十位生活組志工歡喜承擔協助香積、製作點心、支援總務、請購衣服等工作。

承接生活組的這份善緣,是來自在高雄靜思堂舉辦「七月吉祥音樂祈福會」後,志工們起了一念歡喜心,想為全球歸來的仁醫們守護健康、守護愛。「你去學來做跟全球人醫結緣」,就這樣的一份好願,廖金鳳不假思索地說:「好!」,接下了這個任務。

於是,在2018年慈濟人醫年會,八十位生活組志工希望學員們有賓至如歸的感受,特別劃分六組四個區塊,貼心準備當地特產,純手工現做點心並精心熬煮養生龜苓膏,期待人醫年會學員們有回到家的溫馨感受。

特調龜苓膏 苦中帶甘

生活組志工廖金鳳說起今年特別準備的養生點心,是為全球歸來的慈濟家人們特調熬煮的龜苓膏。苦苦味道入口即化,又回甘。這種舌上苦苦的口感,「就像慈濟五十二年蓽路藍縷走過來的感覺,苦中也有甘。」金鳳說。

雖然心願很美,但為了做龜苓膏,兩個月前,廖金鳳就開始緊張。因為聽說:「很不好做哦!龜苓膏製作過程很麻煩」。這該怎麼辦呢?她轉了一個心念,「不行也要克服困難」。

她邀約幾位志工幫忙找材料,買好材料,回來試做好幾回,在社區環保站分享品嚐,志工試吃後直誇讚。四人小組第一次默契成軍,用心學習練出一番好手藝,熬煮出苦中回甘的「養生龜苓膏」,過程還算順利。

9月21日,下午一點,生活組來到同心圓廚房熬煮一大鍋冬瓜露,慢慢將調勻好的龜苓膏粉加進滾燙的甜湯中,就怕有焦味,廖金鳳雙手握緊大湯勺在陣陣白煙中不停地攪拌。爐上溫度高熱,一個多鐘頭熬煮出陣陣甘甜香,盛入方盤等待冷卻結凍。想到明天就要跟全球慈濟家人結緣,生活組志工臉上冒著滴滴汗珠,心裡頭卻是满滿的甘甜。

來自大陸福建的彭寧,一頭俏麗短髮,品嚐到平常就特別喜愛的龜苓糕,誇讚味道濃郁、甘甜爽口,她說含著一份愛心製作的點心就是不一樣。

揪感心承擔 歡喜結緣

今年生活組有八十位志工來付出,勤務動線大,包括機動支援總務的工作、請購衣服、協助香積、分站動線、協力廠區等動線。分六個組四個區塊,配置小組窗口,愛的接力,相互補位。今年有好多位都是第一次來參與的老菩薩及志工,穿上圍裙綁起頭巾,歡喜迎接遠地歸來的家人。志工還特地跑到北港買名產,採用台灣時令出產的當季水果;花蓮精舍師父也協助點心製作。志工們個個好手藝,台灣在地特色點心龜苓膏、紫蘇果凍、麵線粿、銀耳蓮子都是在靜思堂純手工現做。

「要圓融一點哦!」、「三餐一定要給人吃得飽」、「餐盤等餐具就地取材」、「不清楚的請務必與小組窗口問清楚」生活組窗口莊素月晚上十點多,還在一一叮囑團隊的工作任務,貼心叮嚀、細心分配。大家勇於接變化球,滑著手機上不時傳來機動變化的訊息,「圓緣提早一天,在中秋節當天下午前往花蓮精舍圓緣」,擔心返鄉回來的人醫學員課程安排緊湊,得利用時間在遊覽車上用點心,顧好遠方歸來家人不餓肚子,安心上課。

工作量龐大的生活組志工隊伍中,家住美國洛杉磯的陳佩玲也在其中,是美國核桃人文學校校長,她以單純心歡喜接受,第一次來國際人醫會「生活茶水點心組」學習,她說台灣慈濟家人很努力搶著工作做,發現自己好像還在起跑點上,提醒自己腳步要再快一點,希望能在活動中學習慈濟人文,同時與台灣的慈濟家人結下一份好緣。

昨晚九點多,老菩薩黃瑞珍還開開心心幫忙剝著柚子、洗芭樂。莊素月揪感甘心老菩薩們老當益壯勇於承擔,只是有點心庝,不捨那麼晚了還讓老人家走上二十幾分鐘路程才能回到外宿安單,原想說外宿是要讓老人家早點休息,早上就不用那麼早起床。

生活組一整天中連中午都難得有時間休息,從早上忙到晚上九點結束,開營後一定都得忙到十點之後。今年七十六歲的黃瑞珍身體健朗,臉上掛著深深的酒窩,說每天早晚走這段路程她當是在做運動,不覺得累,真歡喜!

生活組志工特別製作龜苓膏,苦甘的滋味,就像慈濟五十二年蓽路藍縷走過來的感覺,苦中也有甘。

志工們齊力擺置七百多份點心。

德守師父指導志工如何擺設餐點,來展現慈濟人文之美。

志工用心地擺放點心,展現慈濟人文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