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蔡藜旭 攝影/薛貴萍 編輯/曾慶方

媒體參訪營一行人以整齊的行儀,列隊行入靜思精舍。

2018年媒體人文參訪營延續昨日在花蓮靜思堂的感動,9月24日上午十一點半抵達靜思精舍參訪。靜思精舍是慈濟出家眾清修地,亦是慈濟的法脈源頭。媒體參訪營一行人以整齊的行儀,列隊行入靜思精舍並問訊禮佛。

今日陽光燦爛,清心蓊鬱的庭園裡,鳥鳴婉轉水聲粼粼。「莊嚴清淨」、「布置簡樸」、「花木扶疏」、「典雅古樸」……,這是沿路步入主堂前,每位參訪媒體口中傳出的讚嘆。

站在早期靜思師父以手工自力更生的木屋前,亞太新聞網督導林美容順口唸出:「一日不做,一日不食。」隨即和同公司的記者湯龍和走進木屋裡,仔細端詳著屋內的展示。

湯龍和從志工口中聽到精舍師父早年做手工起家,讓他對慈濟的開展與精舍出家眾的信念相當感動。他感性的分享,「過去在外面看到的慈濟人就是一個團體的行動,可是自己實際上對慈濟並不是很了解。但是,從昨日在花蓮車站親眼見到慈濟人整齊的服裝和列隊的行儀,讓我深受感動。」

他說:「為何慈濟這一個為社會付出做這麼多的團體,為何還會有負評出現?這也是這兩天我來慈濟參觀時想解答的疑惑,心裡想著是應該要怎麼做才能打破外界對慈濟的這些負評。雖然我不是慈濟人,但是我們必須要去了解更多慈濟的一切,把他發揚出來讓更多人知道慈濟人真的在做什麼事。」

湯龍和此行對於慈濟油然升起佩服之情,昨日,在聽取林俊龍執行長說明為何2018年國際慈濟人醫年會其中一個重要的議題是研討「環保減碳」後,他表示這已是多年來全球沸沸揚揚仍無法面對和減緩的環境問題,但是聽到慈濟人願意帶頭來做這一件事時,他相信慈濟人說得到一定會做得到。

此次媒體人文參訪營的因緣,起於慈濟在今年熱帶低壓襲臺,連續多日暴雨造成南部8月23日水災災情,慈濟人在第一時間前進災區賑災義診,與當地媒體有了良好互動,因而促成此次活動。

慈濟臺南合心公傳窗口王智民說:「由於這次823水災的互動,讓我們興起想要來讓這些媒體進一步來慈濟本部認識慈濟的想法。我覺得有做就有效果,這也改善原本佛教團體較封閉的做法。因為他們來對慈濟的好有了更深的了解,像這次就有許多媒體人相當感動,已預約要來參加下個月的靜思生活營。」

為了能解開媒體的誤解與負評,這次的媒體人文參訪營已在慈濟志工真誠接待的過程中,激起了美善的迴響。

進入早期靜思師父以手工自力更生的展示木屋內,仔細端詳著屋內的展示。

亞太新聞網記者湯龍和在參訪慈濟的過程中,感觸良多,並反思該如何幫忙慈濟破解開網路與媒體的許多誤解。

臺南合心公傳窗口王智民與團隊,把握823水災賑災時與媒體結下的好緣,費心安排了這次參訪慈濟本會與人醫年會的媒體參訪營,解開許多誤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