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黃昌彬、劉湘蘋 攝影/陳雪美

石世明臨床心理師表示,如果想要擁有健康的身心,第一步就要提升正念。

國際慈濟人醫會年會第二天下午課程,邀請大林慈濟醫院的石世明臨床心理師以「正念減壓與自我照顧」為題,在靜思堂國際會議廳進行演說,吸引二百一十位學員入場聆聽。

石世明臨床心理師目前也擔任臺灣正念發展協會理事、正念助人學會常務理事。講座中,他首先分析焦慮與壓力的來源,再以詼諧的故事串場,引導學員明瞭,當我們面對生活中各種大大小小的壓力源,如果想要擁有健康的身心,第一步就要提升正念。

「正念是我們每天都可以進行練習的。」石世明的簡報秀出一張藍天白雲的照片,詢問臺下學員看見了什麼。他指出,視而不見往往是一般人的通病,例如每天通勤時,人們可能忙著低頭滑手機或正在思考事情,「當你的心在做其他事,藍天白雲就看不見了。所以在你眼前的,你不一定看得到。在你耳朵的,你不一定聽得到。在你嘴巴的,你不一定吃得出來。」

石世明指出,「心在哪裡?注意力遊走在未來、過去,奔忙不息。交給自動導航(慣性)似乎不錯,但會產生幾個問題,第一個就是注意力會跑走,人在心不在,結果就是效率不佳,事情做不完。而想法也會影響心情,進而影響身體。」

把注意力放在當下

「我們有幫新進護理人員上過八週的教育訓練,一個新進護理師在發藥的時候,有百分之三十的注意力在想剛剛那個針沒有打上去,好丟臉,是學姊幫我打的。有百分之二十在想我等下要交班,會被學姊電。只有百分之五十的注意力在發藥,很容易發錯。如果醫師只有百分之五十的注意力在開刀,有百分之三十的注意力在想過去,百分之二十在想未來,病人就會有點危險。」

石世明說,正念是刻意把注意力放在當下,對於一刻接著一刻的經驗不要評價它。「你的心會刻意的亂跑,在上一刻或下一刻,我們要把它拉回此時此刻。」

課程尾聲,學員們依照講師的指令練習正念呼吸。「你的心會散漫在不同地方。當你聽到這個鈴聲,你的心就回到此時此刻,三個步驟:呼吸、覺察、練習。此刻,請你找到一個安適的姿勢,雙手可以放在大腿上面,雙腳踩在地上,雙手的手心可以貼著膝蓋……請你覺察全身坐在椅子上的感覺,清楚身體跟椅子的接觸,吐氣的時候所有細胞一起吐氣……」

在講師和緩的引導之下,學員們練習正念呼吸,雖然僅是短短的十分鐘,但在放鬆的氛圍裡,讓人身心舒暢,當講師詢問學員們有沒有睡著時,竟有半數的人舉手示意。身體有一兩處放鬆、頭腦變得比較清楚的學員也不在少數。還有許多學員在睜開眼睛之後,發覺景物的細節變得比較清楚了。

汲取正念呼吸精髓

來自新加坡的陳美鳳第三次參加國際慈濟人醫年會。她目前在新加坡私人醫院的加護病房擔任護理長一職。陳美鳳表示,以前如果別人對自己的聲色不好,自己也不會給對方好臉色。除了工作量大之外,她還必須常面臨來自於家屬、病人及部屬的很多負面情緒,以致壓力大到破表。往往事情來了,卻無法以平等心去看待,很容易出現對人不對事的狀況,十分困擾。透過今天的課程,給了陳美鳳新的省思,她說:「以後我要做一個有包容心的人,不要想以前不愉快的事,要去了解當下對方的需求,這是上完這堂課後對自己最大的改變。」

Siriporn Opasawatchai來自泰國,是一位泰國護理學院的老師。她說:「深呼吸吐氣,接著再讓我整個身體放鬆,好像一顆充飽氣的氣球,好舒服、好輕飄的感覺。」她想把正念呼吸帶回泰國護理學院,因為現在學生讀書心都靜不下來,一直玩手機,無法專心上課。若上課之前讓學生體驗正念呼吸,可先穩定情緒,學習效果一定會提升。

在講師和緩的引導指令下,學員們練習正念呼吸。

練習正念呼吸後,講師請有睡著的學員舉手,竟有半數人舉手示意。

石世明臨床心理師提供正念呼吸的QR-code供學員們下載練習。

Siriporn Opasawatchai想把正念呼吸帶回泰國護理學院,讓學生體驗此方法,學習效果一定會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