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謝吟淑、黃小娟 攝影/郭水德

臺北慈院身心醫學科李嘉富醫師分享在環保站為志工長輩推展健康關懷的成果。

阿明@live影片連結

根據統計,全球平均每3秒鐘就會多一位失智患者,失智問題刻不容緩,如何讓失智症患者能早期發現,早期治療?大林慈濟醫院失智症中心曹汶龍主任及臺北慈濟醫院身心醫學科李嘉富醫師分別在南北兩地推動失智照護,23日的座談上共同分享失智照護經驗,邀請全體學員一起來重視失智照護問題。

環保站推動健康促進

李嘉富醫師就讀醫學院時是曹汶龍主任的學生,幾年前在曹主任的啟發下,投入失智關懷,他分享「環保站是最好的心腦健康促進關懷據點」。

三年前,李嘉富醫師與北區人醫會團隊深入社區做失智介入,有一個有趣但重要的發現,原來環保站是最好的心腦健康促進關懷據點。在環保站做健康關懷時,透過人醫會志工每天持續陪伴,邀請長者來量血壓,連續4個月測量血壓後,發現長者們血壓變化愈大、血壓愈低的,記憶力偏差,原來是腦部血液循環不好,可能是久坐造成。

為了改善此情況,醫療團隊每天早上10點進行運動健康介入,邀請長者們起身做環保健康操,推動一段時間後,發現長者們低血壓情況獲得改善,簡易智能量表的數字也從22提升到28,表示進步明顯。李嘉富醫師將此一模式推動到偏鄉,幫助更多的長者。

環保站為什麼是最佳的長者安親班和日照中心?李嘉富醫師說,因為它有運動、動腦加互動的元素,他也期勉大家在心動、感動後付諸行動,回到社區後,邀請長者們一起來做環保,建立規律而健康的生活方式,誠如上人一直告訴我們的,每天早上起來薰法蔬食做環保,不菸不酒八分飽,期待能用人醫的愛與社區志工的美善,帶動健康,倡導身心靈兼具的全人醫療與健康促進。

扎根社區保養記憶 共照一條龍

曹汶龍主任推動失智症照護六年多,承擔嘉義縣失智共照中心,有1200多位個案,並建立一條龍的檢查、診斷就醫流程,同時深入社區,輔導成立失智照顧據點,被大家暱稱為「曹爸」的他分享多年來深入社區、推動失智症照顧的經驗談,期盼能協助失智家庭解決照顧問題,讓失智長者歡喜終老。

曹主任分享,六年前他在院長的支持下,成立失智症中心,每個月舉辦病友會,五年前因承接衛福部計畫,進入社區開辦失智照顧據點,因此決定走入社區,一步步完整建立失智據點的流程。

第一步,與在地社區合作,醫師主動走入社區,在當地衛生所護理長的引介下,拜會有健全志工運作體系的大崎村長與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合力推動失智社區據點,並與社區腦力激盪,選擇「記憶保養」取代失智,做為社區據點的名稱,邀請長者們來「保養」一下記憶。

第二步是進行志工培訓,連續舉辦四次課程,讓社區志工認識失智症,建立失智友善社區。

第三步是進行社區篩檢與家訪,在社區廟宇前廣場進行失智症篩檢,由社區志工將老人家帶出來接受篩檢,總計找出十幾位疑似早期失智的民眾,接著由臨床心理師當場為他們做認知測驗,再由社區志工陪同醫療團隊逐戶進行家訪,邀請篩檢異常的長者回到醫院就醫,並參與社區據點活動。

第四步是就醫確診,曹汶龍主任與醫療團隊建立「一條龍服務」,患者初次到醫院即可做完全部檢查,能立即診斷,申請失智專藥,給予患者方便,建立信任,接下來要請患者出來上課就更容易。

第五步為成立記憶保養班,由志工協助解決交通接送及用餐問題,目前從彰化到高雄,已成立並輔導十四處記憶保養班,曹汶龍主任分享,老人家在記憶保養班得到快樂,參加兩小時活動的笑容比在家一個月還要多。

第六步,成立家屬支持團體,醫療團隊每三個月到社區據點,長者上課時,醫療團隊與家屬坐下來聊一聊,增進家屬對失智症的識能與照顧技巧,抒解照顧者的壓力。

第七步,志工座談,進階培訓,解決志工在照顧過程遇到的問題,增進志工帶領課程的技巧。

第八步是深度家訪,當在記憶保養班中發現失智者的家庭問題時,醫療團隊會偕同社工到他們的家中深入訪查,探索並協助解決失智長者的照顧問題。

曹汶龍主任說,老人家參加失智據點,笑容可以持續到往生前,有幾位已往生的長者,在往生前一週都還到記憶保養班來上課。

來自馬來西亞怡保的馮秋霞護理師,首度來臺參加年會,已經退休的她,預備將投入樂齡服務,今日的課程讓她學習到,「活動的帶動需要預想設計,但最重要就是以愛心來感動家屬,讓家人也共同來照顧長者,家人與醫護能一起投入,就是最好的共照」。

馬來西亞古來醫院院長職務退休的曾美嬌醫師提到,自己的婆婆也是失智症患者,但大馬當地提供照護服務的機構並不普及,或是收費昂貴,也缺乏老人記憶保養班的課程或訓練,一般民眾對失智症的認識更不足,曾醫師希望可以從預防觀念的建立開始做起,而她也希望自己居住的社區能夠有一個照顧據點,把老人家帶來,而不是放在家裡讓他們孤獨,「如果有一些人能夠帶動,有志工一起來做,我也要在我的家鄉做這樣的活動」。

大林慈院失智症中心曹汶龍主任,深入社區推動失智照護,以八步驟建置醫療結合共照的一條龍式服務,守護南臺灣長輩。

講師深入淺出的經驗分享,吸引學員共同關心失智預防與照護議題。

來自馬來西亞的馮秋霞護理師現已退休,預備投入樂齡服務,聆聽課程後,更知道如何做也更有信心。

馬來西亞古來醫院前院長曾美嬌醫師(右一),在課程中獲益良多,希望把失智預防與照護觀念帶回家鄉推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