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涂賢照、吳宜芳 攝影/陳吉龍

李宜恭主任就災難醫學主題分享多年的的海內外賑災義診經驗。

專家曾說,災難醫學是把現代醫學與緊急應變管理(Emergency management)做結合,災難醫學不只有在災難發生時的緊急醫療,而是一套從減災、準備、緊急應變以及到災後復原的完整體系。

嘉義大林慈濟醫院急診部主任李宜恭,從小到完成醫學院學業都居住在臺北大都市,到鄉下或偏遠地區經驗很少,自2001年進入大林慈院服務,開啟了不同視野。在災難醫學或急診醫學所學到的東西與上人所說的法印證,看到底是對還是不對?

李宜恭的義診足跡遍及伊朗、斯里蘭卡、菲律賓、墨西哥等地,第一次海外賑災,是在2004年到伊朗巴姆城,當時伊朗政情不穩,義診的巴士不僅遭受攻擊、大米還被政府攔截。而第一次院外賑災是在臺灣雲林口湖水災,第一次穿上青蛙裝,他才發現原來災民的生活與他想像中差很多。2009年八八風災時到南部義診,當時李宜恭心想若災難發生在嘉義怎麼辦?不久就發生阿里山小火車翻覆意外。這時李主任補了一句:「真是不能亂想!」原本沉浸於災難氛圍中的臺下學員一聽,哄然笑開。

「災難醫學或急診醫學能不能成功要看後勤資源夠不夠,醫療人員可以付出專業,但是沒有強大的後勤資源是沒有辦法踏出去的……」李宜恭主任表示,慈濟志工就是災難醫學強大資源的一部分。李宜恭曾與醫療團受困在機場,班機被取消、物資上不了飛機,最後是靠著泰國當地志工解危才得以順利搭機。

慈濟每次的賑災除了依循「直接、重點、尊重、務實、及時」五點原則外,還有四要點:「顧大局拘小節」,拘小節才能得到尊重;「大團體小個人」,要知道團體的目標;「先災民後自己」,要先想到災民需要什麼;「寧可多給勿紛爭」;這些重點,都是以災民為重。

馬來西亞的護理人員黃賽晶(Wong Swee Chin),自護理學校畢業後都在急診服務,第一次參與年會的她,聽完李主任的分享,覺得能在災難現場幫助病人,讓他們的身心靈得到紓解是很重要的,因為當人很慌的時候,突然有一人給他倒上一杯水就會很感動。「上完這堂課後,我希望有機會到災區幫忙。」黃賽晶一說完她的期許,馬上接著笑說:「當然我不希望災難發生。」參與這次活動最讓她感動的是,慈濟人朝著同一方向去做,不問回報。尤其是教授級的醫師不怕髒到病人家服務,這是在說錢談利的私人醫院無法看到的,她也希望能有機會到府服務無法來醫院就醫的病人。

參加過18次人醫年會的詹麗娟,曾服務於臺中榮總,十多年前退休後就在先生開設的診所幫忙。約20年前就與先生加入人醫會,前一陣子參與臺南水災義診,得知李宜恭主任賑災義診經驗豐富,所以選擇上這堂課。「回到臺中,我會把這五天所聽到的、所看到的、所學的,跟我們中區人醫會分享。」

李宜恭主任以風趣的口吻搭配圖片解說,現場學員不時發出會心一笑。

學員專注聆聽李主任多年在災難醫學上的寶貴經驗。

馬來西亞黃賽晶護理師首次參與人醫年會,感動於慈濟人於義診所做的事,希望自己也能到府服務無法來醫院就醫的病人。

臺灣中區人醫會詹麗娟護理師覺得此堂課程豐富受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