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黃淑真、黃昌彬 攝影/簡俐真

陳建華主任分享「消化內視鏡診療面面觀」。

內科專題研討暨分科座談在220講堂舉行,專題研討由臺北慈院胃腸肝膽科主任兼預防醫學中心主任陳建華,以動態影像分享治療性內視鏡個案;第二階段則由臺北慈院徐榮源副院長以醫護陪伴經驗帶入慈濟醫療人文;花蓮慈院許文林副院長分享花蓮地震震災醫療體系啟動經驗,以及現場醫護學員座談分享。

臺北慈院副院長徐榮源在開場時指出,「臺北慈院在周邊血管疾病有幾個做得非常棒,像糖尿病,要擺設支架避免病人被截肢,從啟業迄今已搶救了一千五百位面臨被截肢的個案。七年來,亞太地區比較有名的內視鏡專家都會在臺北慈院進行交流,也跟臺大合作,今年是第七年舉辦。難度較高的診療都由陳建華主任親自操作,尤其他服務了13年以來,我們院長說,只要雜誌上有發表過的,他都可以做。」

消化內視鏡精準治療

陳建華主任講述內容分為兩大範疇,包括一般人所熟知的「診斷性內視鏡」,以及「治療性內視鏡」的各種術式。

陳建華主任播放內視鏡手術治療人體臟器病變的影片,解說內視鏡在臨床治療應用上甚為方便,不僅為不願手術或無法手術治療的病人提供另一種選擇,對於治療疾病及輔助內科醫師診斷而言,更是一大福音。當手術治療影片播放醫師精準地為病人取出一顆隱藏在臟器之內的巨大結石時,台下眾人無不發出驚歎聲,也對手術操作運用上有了更進一步的認識。

「這是胃黏膜下腫瘤,以前可能需要外科手術,現在可由內科以內視鏡直接治療。」講台的投影畫面上,左側肚皮上呈現一條長長如拉鍊般的外科手術疤痕,右側對比的是完好如初的肚皮。「我們需要很多聰明的人,來發明可以移動角度的器具,我們也需要很有耐性的慢慢移動尋找適當角度取出大石頭。」陳建華用動態檔案解說總膽管結石取石術。

陳建華主任以動態影像精彩呈現手術場景,學員個個屏氣凝神,宛如當下就在手術檯上執行手術一樣。「當時病人的心跳一百二十下,我的也差不多……」「我們總是盡力做到最好。」他說。

內外科藩籬漸模糊

「我們一般會建議病人,若確診是早期癌症的病灶時,要去尋求外科的治療,但若是手術風險太高,外科醫師不願意手術,或者病人根本不願意進行手術,我們就會進行內視鏡的切除術。但我必須強調,對於腫瘤治療,進行外科手術還是最好、最重要的一個方式。」陳建華主任說。

對於肝癌的治療,在臺灣向來是一個重要的議題。陳建華主任指出,在臺灣進行大規模的篩檢計畫,發現了許多早期肝癌的病人,除了外科治療是最佳選擇之外,還可以進行酒精注射或射頻治療,像有一位病人的患部位於肝臟較深層處,酒精注射常常無法正中目標,但若使用內視鏡治療,不僅路徑較短,也能準確地治療患部。

陳建華主任總結:「隨著病人壽命延長,共病在身,手術治療成了常被猶豫的選擇。內視鏡配件使用的進步,可治療更多當初只能手術的疾病,內外科的藩籬逐漸模糊,隨著微創手術時代的來臨,治療性內視鏡會佔有一席之地。」

來自菲律賓、第一次來臺的Dr. Amela Cam與一旁的夥伴特別早進入220講堂,上課時相當專注,深怕遺漏臺上任何一項專業知識的傳遞,她分享:「這一次課程很廣泛,尤其很多實務分享,讓我受益良多。」

啟發年輕白袍 傳遞大愛

第二階段分科座談,由臺北慈院徐榮源副院長及花蓮慈院許文林副院長兩人擔綱,分別講述「在TIMA的服務與體驗」及「2018年0206震災記事」,一張張撼動人心的簡報影片呈現在各國人醫眼前,見證慈濟人搶救生命不餘遺力的一面,博得熱烈的掌聲。

臺北慈院徐榮源副院長分享諸多看見,包括:海內外及偏鄉醫療、災難醫療、整合西醫與中醫、長照護理系統、往診、現代裝備、積極行善等,扼要精彩。徐榮源副院長表示,自己向世界的人醫學習到很多,也有許多不足的地方仍待努力精進。

「做人醫是很好的見苦知福的平台,未來在偏鄉地區如何發現需要長照的人,國家的資源沒有這麼多,更需要結合大家的力量。在臺灣,醫師在醫院日夜在搶救病人,若這些醫師,尤其是年輕的一代,每年能利用休假出來一兩次,能啟發他們的慈悲心,找回行醫的初發心。同時思考,這些人力如何網羅結合,甚至能到醫師公會去召集,啟發往往比我們自己做還重要。」徐榮源副院長說。

徐榮源副院長指出,醫病間不僅僅是治療還有溫馨的陪伴,它帶來的往往是無法估算的價值,一個曾經接受治療的個案,在經過三、四年醫護同仁及志工的持續互動與溫馨陪伴,不僅體重控制了,病人也開始茹素、戒菸酒,最後還帶動十幾位家人一起來付出。

緊接著,花蓮慈院許文林副院長分享2月6日花蓮大地震的搶救生命紀實,一場突如其來的地震,震垮了花蓮幾棟大樓,千鈞一髮之際,慈濟醫護人員、精舍師父、慈濟志工立刻動員的搶救過程,張張照片傳遞的依然是慈濟醫護及志工的大愛精神。「國軍官兵也投入救災行列,所有的毛毯都是由慈濟提供,衛生福利部也致贈感謝函,感謝花蓮慈院啟動大量傷患機制,召回醫護人力,在短短兩個多小時之內,救治了兩百多位傷患。」許副院長說。

大愛不分國界 搶救生命為職志

臺上司儀丁雪玉邀約臺下人醫們互動分享,來自馬來西亞沙巴的人醫邱士德(Kew Seih Teck)馬上呼應。一上臺他激動地說:「我在沙巴很孤單,但是我只是在想我到底還可以怎麼做來幫助她們……」他索性拿起手機現場傳閱,手機上是一位七歲小女孩的照片,小女孩鼻樑左側有一個大腫瘤,眼睛已被腫瘤擠壓得變形,小女孩在馬來西亞沒有身分,他很期待有志一同的醫療院所一起來協助。

他接著說,「我不會放棄的,至少以後我回憶時,我不會愧對自己,因為我曾經付出過,我盡力了……」許文林副院長立即起身回饋,馬來西亞有慈濟的據點,可以透過這個管道來評估如何解決。

人醫種子在海外發芽

在臺灣人醫團隊分享時,臺下的學員人人專注,「我從教堂認識佛教的慈濟……」Dr. Hala Dawood Yaqoob Al Alaf來自伊拉克,在約旦住過三年半,約旦邊境伊拉克難民的種種苦痛歷歷在目,她有感而發上臺分享,說明在苦難中人與人的互動真的很重要。

她分享自己在約旦與伊拉克邊界,發現一位孕婦即將臨盆,卻沒有人願意救她,在這樣緊急的情況下,她當機立斷幫孕婦接生。人與人之間的緣分竟是這般奇妙,後來在一次發放現場,一位婦人過來道謝,原來她就是這一位孕婦。

第一次到臺灣參加TIMA相當感動,她發願要把「慈濟善的種子帶回去。」承擔現場翻譯、來自加州的陳福民醫師聽到分享,感動之餘立即站起來鼓舞她,勉勵說:「要自許為伊拉克第一顆人醫種子,回去後要啟發更多人,帶更多人來。」

從小跟著家人遠赴南非的溫聖鈞感同身受,他接著上台回應說,「我在南非從醫十一年,這是我第三次回來,在南非也曾感受到孤單,但是每每背後這一群慈濟志工的熱忱,總讓自己感動。」

來自尼泊爾的Dr. Suman Karmacharya感恩2015年尼泊爾地震時慈濟人的付出,他感受到全天下的人只要願意付出愛心,心跟心是可以連結在一起的。內科座談就在學員們踴躍發言之中,畫下了圓滿的句點。

徐榮源副院長表示,自己向世界的人醫學習到很多,也有許多不足的地方仍待努力精進。

參與內科專題研討暨分科座談的人醫學員們專心聆聽講者報告。

馬來西亞沙巴的人醫邱士德(Kew Seih Teck)拿起手機現場傳閱,手機上是一位七歲小女孩的照片,小女孩鼻樑左側有一個大腫瘤,眼睛已被腫瘤擠壓得變形。

Hala Dawood Yaqoob Al Alaf第一次到臺灣參加TIMA相當感動,她發願要把「慈濟善的種子帶回去。」

來自尼泊爾的Dr. Suman Karmacharya感恩2015年尼泊爾地震時慈濟人的付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