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碧雲 攝影/郭秋蘭

來自江西南昌的法醫易志軍說,課堂上蘇芳霈藥師不但在震災過程中做到藥師本分,更用娟秀的心對病人撫慰,自己很受感動。

阿明@live影片連結

「我既不是醫師,也不是藥師,我是一名法醫師。」參加藥劑組的易志軍一上臺就語出驚人。

人醫年會9月22日開營第一天,除了探討環保議題,更將外科、牙科、藥劑後勤、中醫、護理以及內科等六科分站進行專題研討,接著分科座談,由參加過賑災的醫療團隊,親身體驗切身投入,個個身懷醫術還兼具悲憫智慧,每一科都讓學員感動受用,講經堂裡再一次聽到學員滿溢的回饋心得。

施藥更添人文香

今年5、6月連續在海外參加過慈濟活動,法醫師易志軍這一次參加藥劑組,更深刻體會醫療的每一個環節都會帶給病人極大的助益,當蘇芳霈藥劑師談到救災過程的甘與苦,他幾度濕紅了眼。聽到她不只盡藥師的本分施藥還用心衛教,更用娟秀細膩的插畫給予撫慰,易志軍連聲讚揚:「只有美的心靈才能畫出如此療癒人心的畫作。」

66歲來自越南的黎氏金,銀白的髮絲端莊優雅,靦腆地透過翻譯志工表示,自己是個很低調的人,總覺得能力不及醫師,加入人醫會過程中聽上人的教導,才意識到藥師是一份很神聖的工作,可以幫助很多苦難眾生,將藥送到窮鄉僻壤,感覺很有意義,也因為參與義診,進到老人院看到老人家腳潰爛,自己便利用空暇幫老人洗傷口用藥。從此她真正以身為藥劑師為榮。

打通中西醫的藩籬

花蓮慈院中醫部柯建新主任在分科講座中曾描述今年2月花蓮大地震救災時,提到「大地震時,西醫好像幫不上什麼忙」,這句話引來全場哄堂大笑,簡瑞騰副院長則及時詮釋:「其實這句話的含意並非指西醫無用,而是當現場傷患被救後,都送往醫院急救,但災難的現場,中醫師同仁可以利用推拿、針灸,亦或貼布膏藥及時幫助災民,甚至是救難人員,提供立即的協助。」

遠嫁新加坡的黃牽錡,2009年開始參加人醫會,看著中醫團隊慢慢成長,剛開始還聽說今年參加中醫分科座談的人不多,沒想到全場爆滿,很感恩大家對中醫的青睞,就像講師所言:「中醫很多時候是非常受用的,像癌症或義診,只要有人在,基本上就用得到。」這是黃牽錡參與義診的親身感受。

「今年中醫組這麼旺,是因為我們西醫也來了。」最後分享的劉梅英說她是情不自禁地愛上中醫,本身學西醫,卻被中醫征服了,門診時她發現西醫門庭若市,中醫卻門可羅雀,是因為中醫沒有標準化,沒有科研化,就無法走向國際化,今天的座談明白凸顯中醫配合西醫治療後,可以降低或改善腫瘤治療,站在臺上的劉梅英自信十足地呼籲大家正視中醫對醫學的奉獻,期許自己「不論是中醫師或西醫師,不管在哪裡自己就是一帖藥。」

人醫揪心動人心

簡瑞騰副院長特別提到,牙科組雖然沒有代表上臺分享,但顳顎關節疾病跟脊椎外科,兩病息息相關,自己極為受用。又發現護理組的江國誠護理長為了上臺要用很正確的英文,總共練習了18遍,可見講師的用心。

下午四點半最後這堂座談回饋,每一位上臺分享的學員,都讓臺下讚賞有加,學員談笑風生,在輕鬆的氛圍下,打亮內心的暗房,希望這次的專題給各位帶來不同的感受,在專業上、在人文上都能有滿滿的收穫。

越南籍學員黎氏金透過翻譯機專注地聆聽臺上學員的回饋。

代表新加坡團隊分享的黃牽錡是中醫,她說災難現場中醫發揮了很大的功能。

來自上海、第三次參加人醫年會的劉梅英,本身是西醫,因為覺得中醫是中華民族的瑰寶,被吸引後進而學習中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