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楊金燕、王瀅琇、高慈存 攝影/薛貴萍

來自新加坡的高級資深營養師黃慧嫥分享邱德拔醫院推廣「週一無肉日」的旅程,她提醒:「以植物為主的飲食,可能不再是我們的選擇,而是我們的責任。」

阿明@live影片連結

人類不能沒有食物,然而,我們是否認真想過,我們所吃下的食物是否有益健康? 會對環境、地球產生什麼樣的影響呢? 9月22日上午,2018年人醫年會特別邀請來自新加坡邱德拔醫院(Khoo Teck Puat Hospital)的高級資深營養師——黃慧嫥,分享她在邱德拔醫院所推廣的「週一無肉日」以及她所提議的飲食理念。

黃慧嫥營養師從世界衛生組織推動的「健康促進醫院」的理念談起,她認為作為一家醫院,有責任在治療和綠色環境中促進健康生活。如何「明智地吃」更是促進健康與環保的重要關鍵,包括購買可持續的飲食、支持本地可持續的飲食、推薦健康可持續的飲食習慣等。

什麼又是「可持續飲食」呢?是指對環境影響與破壞較小的膳食,它能夠加強當代和後代的糧食來源和營養安全,促進健康生活,同時也在保護和尊重生物多樣性和生態系統。

目前肉類生產已佔據地球33%的面積,而每個不同食物背後的碳足跡及水足跡正在影響著地球的永續。多項研究顯示,米飯、豆類、蔬食的碳足跡及水足跡遠低於肉類,以植物為主的飲食對環境是比較友善的,它可以減少排碳量、減緩氣候變遷問題、節省水資源、緩解糧食短缺危機。

而近年來已經有越來越多關於素食有益健康的醫學證據,根據《新加坡華人健康調查》的數據顯示,以植物為主的飲食者,能有效降低罹患第二型糖尿病(降低40~60%)、各種癌症、心臟病、過度肥胖等風險。加上這十年來全球氣候變遷所帶來的災難,更讓黃慧嫥認為,「作為醫護人員,我們需要通過可持續的飲食,一起來拯救地球。」於是,推動邱德拔醫院成為新加坡第一家推廣以植物為飲食的醫院。

然而在新加坡要推廣純素食並不容易,特別是在醫院,因為一般人總認為,生病了,不是要補充肉類才能恢復體力,好好養病嗎? 因此,邱德拔醫院先從每周一天無肉日來推廣。從2017年1月正式開始,每周一推動「無肉日」,只要是院內的會議用餐,就提供無肉的蔬食餐飲;而在醫院裡,護士會提醒臥床病人可以選擇素食及素食的好處,同時打出:「週一無肉日,健康多一日」的標語,與醫院裡所有餐飲廠商協調、合作,請他們至少提供一道無肉料理,並特別製作海報、小立牌,在餐廳、攤商各角落宣傳素食的益處。此外,也舉辦烹飪課程,示範美味健康的無肉(蔬食)菜餚。

推廣素食的同時,黃慧嫥也特別提醒,素食不是蔬菜膳食,仍必須補充足夠的植物蛋白,如豆類、蛋奶製品、堅果、種子、全穀類等。如果沒有攝取足夠的蛋白質來源,可能會產生肌肉減少症(肌肉萎縮),而損害健康。

這個計畫實施以來,也面對很多挑戰,黃慧嫥說,「譬如,一開始,醫院裡的醫師會希望改班表,不要在周一無肉日值班。」一聽到這兒,臺下笑聲四起。

「我們同時也不斷向他人學習,像是來到臺灣的大林慈濟醫院,與林名男副院長交流,同時也持續與海外其他人分享。」幸運的是,也受到很多人的支持,開始鼓勵醫院的員工、病人、公眾走向健康,同時支持可以永續的生活。

素食、純素食在新加坡已經越來越受歡迎,然而,黃慧嫥強調:「以植物為主的飲食,可能不再是我們的選擇,而是我們的責任。」如果暫時還沒有辦法做到,至少可以先從降低肉類的份量、減少食用的次數做起。

人類不能沒有食物,然而在我們飲食的同時,也要能確保「可持續」的營養、永續的生活品質,共同來拯救我們的地球。來自馬來西亞的骨科醫師蘇毅,聽完演講後很受鼓舞,他說:「很多平均壽命比較長的國家,幾乎是大量的攝取純植物的營養,可見蔬食的好處確實很多,雖然馬來西亞的宗教背景比較特殊,但也相對包容性較強,既然知道蔬食的許多好處,那就不只是要一周一日的蔬食,還可以二天、三天的鼓吹下去,若能成為素食者也是很好,我會努力看看。」今年五十六歲的蘇毅醫師,不免自我勉勵一番。

來自馬來西亞的蘇毅醫師聽完演講後深受鼓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