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涂贤照 摄影/吴惠月

“无语良师”课程,慈济大学曾国藩副校长分享两位无语良师的故事,其中一位是赶在台风天也要送回花莲圆满成为大体老师的心愿。

“当有一天,他们在我身上动刀的时候,就是我心愿圆满的时候。”这是一位罹患胰脏癌往生的慈济志工所说的,而她往生当时正遇台风侵袭,但从西部到花莲的路途遥远又危险,虽然家属很不舍,但为了要圆满她的心愿,将她的大体赶在二十四小时内,送到慈济大学……”在花莲静思堂挑高三十六米的讲经堂内,慈济大学曾国藩副校长站在讲台上,与人医会的学员分享慈济医学教育的大体老师──“无语良师”。

课程中,曾副校长播放一段影片,就是在大体从启用至送灵的仪式及过程,尤其是送灵仪式在精舍师父的带领下,庄严肃穆。学生的恭敬、家属的不舍,让台下观看的学员感动得频频拭泪。

曾副校长分享医学生在解剖学课程期间,要做到尊重、默祷;在课后也必须再把大体缝合得完整如初,再着衣、入殓,接着由医学生扶棺木、送灵入殓、火化入龛。

“如果让医学生能了解捐赠者及家属的心愿,可能对他们整个从医生涯会有很大的触动。就是像我从事18年医生工作的人来说,也是很大的触动。”来自广东深圳的学员李敏超,看到这影片时他很震撼也很感动,而忍不住落泪。

身为眼科医师的他,回忆起在二十多年前当医学生上解剖课时,面对大体没有产生尊重,他觉得这是教育的关注点都在技术上面,没有教育学生如何与大体老师连结。

曾国藩指出,医学生不认识大体老师,因此没有感情,操作时态度便谈不上尊重;当大体老师有名有姓,代表他是一个“人”,不只是一具教学使用的“尸体”。上人以“无语良师”(Silent Mentor)词汇尊称遗体捐赠者,医学生不但知道他们的大体老师是谁,透过家访、撰写生平简介,也让所有人认识了他们的大体老师。

上人慈示,“身体只有使用权,没有所有权”,已奉献身躯给慈济大学医学教育的无语良师,有80%是慈济志工,弟子们一生付出助人,人生的最后也实践大舍利他,化无用为大用。

来自广东深圳从医18 年的李敏超(左一)第一次来台参加人医年会,听“无语良师”课程时非常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