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于剑兴 摄影/黄小娟

大乘佛教要走入人群,医疗也是。

大林慈济医院赖宁生院长与副院长简瑞腾联手分享,藉由内科与外科合心、分工,不仅救拔难解病苦,更传递以人为本的温度,暖在每个病人的心头。

赖院长说,这是一个感恩的时代,拜科技之赐让医疗能提供更多的服务,但是否反而让我们忽略了病人真正的需求。病人是否因为医院成为医学中心而获得更好的服务,如何能传达医疗的温度给病人才是努力的方向。

医疗的知识有其极限,但当病人来到面前,超越我们现行的认知与规范,面对他们的痛苦,能做些什么?赖宁生院长提及器官局限型免疫病,象是B、C型肝炎等病症,现在慢慢地发现心肌梗塞也与免疫有关,但在医疗分科太细的状况之下,反而容易迷失。

十二年前的一个夜晚,赖院长看诊看到晚上到十点多,有位病人引起他的注意。这位年轻的学生穿着北一女(台北市立第一女子高级中学之简称)的制服。原来,身上的白斑从初中到高中困扰着她,甚至令她对未来感到茫然。

“你可以帮我吗?”

这位学生说。但那个时候,赖院长还没有治疗白斑的经验,学生说台北的医师只是告诉她会难看而已。许久以来,皮肤科医师已放弃白斑的治疗,病人也被迫向病症投降。

“如果这是免疫病,让我们一起来努力!”

赖院长决定试着帮助这个愁容不展的学生,先做了检查。当两个礼拜后回到诊间看检查报告时,其实,学生患的是红斑性狼疮,是用白斑症来表现。

后来,这位北一女的学生考上台大经济系,转往美国进修,留在美国发展。

赖院长指出,黑色素细胞会受免疫系统控制,皮肤的白斑是免疫系统启动去攻击黑色素细胞的结果,当然是可以用心去治疗。根据统计,白斑在脸上出现的比率最高,让病人感到很困扰,但更严重的是会对整个人体带来威胁。许多白斑病人合并免疫调控异常,像是甲状腺异常等许多变化,有些病人白血球掉到4000,但很常见。很多病人看起来是白斑,却是隐藏着免疫的问题,象是红斑性狼疮、皮肌炎等。

而这些都不是老师教过的!医师因为一念不忍病人受苦的心,开启了病人希望的未来。赖院长利用低剂量的免疫制剂来治疗,百分之九十五的病人三个月就能让白斑不再扩散,现在即使出现一个小斑块也会被定义为失败。半年以后,色变变淡,三到五年中,色素会再生,而部分白斑甚至会消失无形。

另外,他提到贝塞特氏症,有位二十一岁的女性病人,在百货公司当销售员。她因为大肠破了一个大洞,已经医学中心切除过六次大肠,但总是不出三个月又复发。赖院长毅然收下这位病人,并利用标靶治疗治疗得宜,避免继续复发与严重的后遗症。现在,这位女生每天欢喜地过日子。如果当初我们担心败血症会花许多时间去处理而拒绝她,她的命运或许全然不同。但我们该做不请之师,用心为病人拔苦予乐。

赖院长强调,医师是很幸运的一群,但是否能够从内心去回应病人单纯的需要?如今强直性脊椎炎诊断并不难,但在过去可不容易,起初病人可能只是轻微的肌肉酸痛,却往往错过了确诊的机会。运动伤害休息一下就会好,但关节炎却会让人难过得坐不住。随着科技的进步,可以轻易地透过检查影像发现病兆,但大部分的病人的反应只是局部的酸痛问题,医师如果不用心就错过了发现与治疗的契机。

何不静下心来,听听病人说什么,那是他们最迫切声音。

“小乘医疗就是医师只愿待在舒适圈 ,而大乘则是跳脱舒适圈,追求更好的医疗,并普及于更多需要的病人。”

接棒的简瑞腾副院长诠释大、小乘的差异。当内科对强直性脊椎炎治疗受到局限时,如何进一步透过外科治疗。

有位三十六岁的年轻人,驼背变形超过一百度,头低低的看不到前方,对生活机能与家庭关系造成很大的影响,而病史十多年来已经到了药物无法控制的阶段,唯有透过手术来矫治。简瑞腾说,因为病人还有糖尿病等慢性疾病,所以在治疗前要经过详细的沙盘推演。利用截骨矫正术进行第一阶段手术,拿下一段骨头做一次性矫正,将一百多度弯曲矫正到四十度,然后再进行第二阶段多截的矫正术。让他终于能够平躺,站起来时也能抬头挺胸。这些靠得都是医疗的深度,有高科技、技术、团队合作才能治疗好病人,改变一个人的生命,让一个家庭圆满。

关于医疗的温度,简瑞腾说,开刀房很冷,但病房很温暖,因为有护理人员二十四小时照顾,很感恩护理人员的协力。那位三十六岁病人的太太反馈,简医师象是妈妈照顾小朋友一样。

小乘医疗自己好就好,但大乘是要普及于大众,让许多在医院间流浪苦不堪言的病人,勇敢站出来接受正规的治疗。简瑞腾提起曾有澎湖的病人在台北手术两次都难以改善,后来因为看到媒体报导他曾经治疗成功的竹山病人,因此受到鼓舞而来到大林请求治疗。

简副院长为他进行松骨牵引与接骨矫正两阶段的治疗,让颈部得到三十五度的矫正效果,而这些也要感恩慈济大学模拟手术的帮助,先在大体老师上进行模拟、练习以避免危险,现在这位年轻人已翻转人生,抬头挺胸向未来。但当他回澎湖,大林团队很担心后续的情况,于是决定由医疗与志工团队合力送他回家,并由澎湖的人医会医师及护理师接力照顾,很感恩慈济人医会的网络可以沟通与接手。而澎湖的志工在两个半小时内,协助为病人找来回收有扶手的病床,共同努力避免因为意外而前功尽弃。

简副院长最后为这场内、外兼修的分享下脚注。从小而大、从内而外,从舒适圈跳脱出来想方设法,有深度的医疗技术、有爱的温度的医疗才能把病人从病苦的深渊拉拔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