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黃秋惠 攝影/葉唐銘

2017年10月3下午的中醫分科座談課程,靜思堂慈悲內迴廊坐滿了學員。攝影/葉唐銘

十月三日年會第一天下午一點半到四點半是分科座談時間,中醫的空間在靜思堂二樓的慈悲內迴廊,課程即將開始,這時課程主持人臺中慈濟醫院中醫部陳建仲主任拿著麥克風說:「本來大會說只有二十個人報名……」原來迴廊空間裡算一算至少有七、八十位學員,工作人員還在一直加椅子讓大家都能就定位,且盡量離講者近一點,不會看不清楚投影幕。

三個小時的課程,由加拿大人醫會召集人鍾政哲醫師、臺中慈院陳主任、王人澍副院長接續分享。美國的廖明煌醫師先以英語問候在場的各位,且體貼地請聽不懂中文、需要翻譯的學員舉手,好讓翻譯志工協助。

首先,鍾政哲醫師分享的主題是「回首慈濟加拿大醫療志業‧一路走來,一念真心」,用四十多分鐘時間帶大家走一趟加拿大慈濟人醫會這五、六年來的路,他說:「也期待跟各國慈濟中醫體系做一個互相的連結,大家就是一家人。」鍾醫師先向學員介紹現場兩位夥伴「高憲如醫師,還有我們中醫醫療行政一把手,但也是慈濟資深護理講師羅筱芬師姊,有了他們,我們(加拿大)人醫會才能走到今天。」

加拿大人醫會召集人鍾政哲醫師。攝影/葉唐銘

接著鍾醫師問在場學員來自何處?發現原來中醫夥伴除了臺灣、大陸、香港之外,還有馬來西亞、澳洲、美國、印尼、新加坡,連菲律賓都有了。加拿大慈濟醫療志業在9月24日剛滿25周年,其中醫師的組成,百分之百都是中醫師;原因是加拿大有全民健保,且所有(西醫)醫院都是政府公營、由政府控管,「所以中醫就是我們可以貢獻的地方了。」「我們在2011年8月4日第一次回來精舍見上人,回到加拿大之後就在當地辦義診;慈濟與當地亞裔協會結合,透過臺灣文化節為期三天的活動中,介紹環保及中醫義診,第一年的活動三天來了六百位患者!」之後逐年擴大舉辦,從2011開始連續六年下來,累計看診了五千多人次。鍾醫師分享有一年溫哥華前市長對說了對義診印象深刻的兩件事,「第一是加拿大對中醫有興趣的居然有這麼多人;第二,這些人之中有這麼多不是華人。」鍾醫師說他在參加完2012年人醫年會回國之後,成立了加拿大人醫會,當時的成員有四位中醫師,到現在,五年下來,有一百一十多位中醫師。而現在也有許多牙醫、西醫、藥師等表達想加入人醫會,但需等待合適的付出因緣。

加拿大人醫會這五年來,走入了原住民部落,走入了公立醫院服務,也參與了災難救援。而且加拿大人醫會邀請全世界優秀的中醫師前來教學,並舉辦研討大會,至今已五屆,每一年有兩百多人參加,也特地邀約在座學員可前往參加。

此外,溫哥華中醫學院也在2015年成為加拿大慈濟的一分子,培養了許多中醫師,目前學生來自14個國家。最後鍾醫師分享加拿大人醫會未來的計畫,例如:與公立大學中醫系合作成立臨床帶教中心,預計2018年4月開始執行;規畫中醫的臨床醫學研究所,是由美國認可的博士學位,歡迎有興趣兩年在職進修的學員們。

美國廖明煌中醫師也擔任中翻英的現場口譯。攝影/葉唐銘

鍾政哲醫師分享結束,一位年輕學員舉手發問:「在馬來西亞也可以修加拿大的博士學位嗎?還是要到加拿大嗎?」鍾醫師回答可以有一部分課程以遠距修習,但可能還是有一定時間需到加拿大親自學習,畢竟中醫是很需要實作的專業。鍾醫師也預告高憲如醫師會在明天(10月4日)分享加拿大人醫會深入原住民部落的因緣和故事。

陳建仲主任為第一段分享作出了結話:「上人期許我們發揮中醫的良能,淨化人心,祥和社會,天下無災難;我想今天加拿大的團隊給了我們非常好的典範學習。」

中醫分科座談的所有講師與學員合影,左起:加拿大人醫會羅筱芬師姊、高憲如醫師、慈濟大學後中醫學系林宜信主任、加拿大人醫會召集人鍾政哲醫師、臺中慈院王人澍副院長、中醫部陳建仲主任。攝影/葉唐銘


相關連結
2017 TIMA App載點 (點擊圖片或掃描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