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沈杏宜 魏玉縣 攝影/陳正忠、羅永輝、施教岩、葉國梁、潘常光

菲律賓民眾莎拉(Sarah Dayday)和瑞珍(Rejean)罹患病症,到臺北慈濟醫院治癒返國,回歸正常人生活。慈濟菲律賓人醫會史美勝醫師(右三),特地獻花給臺北慈院趙有誠院長(右二),感謝他們跨國伸出援手的情誼。攝影/陳基雄

在慈濟花蓮靜思堂舉辦的「2017國際慈濟人醫年會(TIMA)」,10月5日進行第三天課程。來自二十個國家、四百三十四位人醫會成員,上午到靜思精舍巡禮,中餐享受精舍師父準備的「法」與「食」後回到靜思堂,由菲律賓、巴拉圭、印尼和香港、新加坡以及緬甸等六個國家人醫會代表,分享他們在當地推動醫療行動的情形。

重返保和島 讓愛發光

來自菲律賓的志工黃解放首先提到,2013年是菲律賓多災多難的一年,九月,南部三寶顏發生動亂尚未平息,十月中部的保和島又發生芮氏八、二級地震,馬尼拉的慈濟人和人醫會,首次踏上保和島,進行勘災、發放及義診。看到許多學校、房屋受損,非常不捨,回臺請示證嚴上人如何進行中長程的援助。

同年11月18日超級颱風海燕襲擊菲律賓,造成嚴重災害。慈濟遂將原來在保和島的救災人力轉往獨魯萬。待獨魯萬救災行動告一段落,菲律賓慈濟人回花蓮面見上人,上人輕輕一句「不要忘了保和島」,將慈濟人重新喚回保和島,再次牽起這份善緣,慈濟大愛在保和島灑播,也帶出了本土第一位志工黃三民。

2014年6月,保和島發生地震八個月後,黃三民跟著菲律賓、臺灣地區慈濟志工,進行助學金的發放,並為受損的十間學校蓋一百五十間簡易教室,讓學生免受風吹日曬,能夠繼續上課,更帶動六千位學生家長發心為學校鋪連鎖磚。

看到慈濟人真誠投入、無怨無悔的付出,讓黃三民不禁自問:「這是怎樣的一個團體,可以在災難過後提供這樣的援助?」他決定參加志工培訓,從中認識上人以及慈濟四大志業,進一步受證為慈濟志工。

保和島有一百三十萬居民,其中35%處在貧窮線下,許多病患因為無法負擔前往看診的交通費用而放棄診治。三年來,菲律賓人醫會不但在保和島成立會所,進行多次義診,也遇見許多疾病個案,其中2017年3月的義診,總共來了一千七百多位眼科病患,篩檢出其中白內障就佔了七成,又以老年型白內障最多,其中六百多位符合免費手術資格,史美勝醫師等六位眼科醫師甚至在三天內就為六百多位白內障患者進行手術,這也是菲律賓義診以來單次人數最多的一次。

「我很高興可以再看到世界!」影片中雙眼罹患嚴重白內障的克里斯,從手術室走出來,看到家人的那一刻,很高興的對史醫師說。在旁的黃三民看到這一幕也欣喜萬分,他說:「這些病患大部分來自偏遠的地方,有的甚至換了三種交通工具才到達,他們是真的需要我們協助。」

2014年6月,保和島發生地震八個月後,黃三民跟著菲律賓、臺灣地區慈濟志工,進行助學金的發放,並為受損的十間學校蓋一百五十間簡易教室,他常常問自己:「這是怎樣的一個團體,可以在災難過後提供這樣的援助?」決定參加志工培訓,從中認識上人以及慈濟四大志業,進一步受證為慈濟志工。看到病患因為受到治療展現笑容的那一刻,黃三民也欣喜萬分,他說:「這些病患大部分來自偏遠的地方,有的甚至換了三種交通工具才到達,他們是真的需要我們協助。」。攝影/陳基雄

人醫家族 愛在巴拉圭

「我是為了實現先生胡安‧梅沙醫師(Dr. Juan Silverio Meza Leguizamon)在當地持續推動義診的承諾,帶著兒子和媳婦一起回來參加人醫會。」飛行超過四十小時才到臺灣,來自南美洲內陸巴拉圭的Marta Irene Delgado V. de Meza和同為人醫會成員的第三個兒子Alfredo、媳婦Rosans,在臺上述說他們繞行大半個地球來到臺灣參加人醫會的緣由。

繞行大半個地球,飛行超過四十小時才到臺灣,來自南美洲內陸巴拉圭的Marta Irene Delgado V. de Meza(右三)和同為人醫會成員的第三個兒子Alfredo(右二)、媳婦Rosans(右一),在臺上分享他們在巴拉圭推動義診的情形。 Marta Irene本身是一位藥師,她提到,在巴拉圭的病患,都有一個共同的想法,他們都把TIMA的醫生都當成慈濟的醫生,說:「只有慈濟才有辦法治療我們的疾病,我們非常的感恩他們。」Alfredo不忍看到病患受苦,他最大的希望是TIMA在巴拉圭能有固定的診所,讓這些病患可以受到很好的醫療。攝影/陳正忠

Marta Irene本身是一位藥師,和先生梅沙醫師育有三男二女,他們在巴拉圭做慈濟將近二十年。家族中十一人都是醫師,梅沙醫師常常領著家人與醫界朋友,在貧民區義診,也提供食物給貧窮的孩童和孤苦無依的老人,當他們缺乏醫療時,梅莎夫婦就會出動全家醫師來協助他們。

Marta Irene提到,在巴拉圭的病患,都有一個共同的想法,他們都把TIMA的醫生當成慈濟的醫生,他們說:「只有慈濟才有辦法治療我們的疾病,我們非常的感恩。」

Marta Irene的兒子Alfredo以生澀的中文「下午好」向在場人員問好,博得熱烈掌聲,他表示,巴拉圭的人醫會沒有固定的義診場所,通常要借用學校,或是私人家庭,「每次義診,來的病患都非常多,他們都很有耐心的排隊,等待醫生的治療。」

Alfredo提到,義診治療的項目包括內科、外科和小兒科等,有時也會有牙科和眼科醫師的加入。來此的病患都沒有錢買藥,所以他們會在現場準備很多藥,由母親負責配藥,在治療過程中,他發現一個很嚴重的問題,罹患糖尿病的病人往往不知道自己罹病,導致時間拖得過久,甚至需要截肢,像Alfredo的父親梅莎醫師就是因為糖尿病截肢,甚至引發腎臟疾病,需要終生洗腎。

「因此,糖尿病的預防與宣導,就成為我們在義診,或是平時衛教時的重要工作。」Alfredo說,慈濟的工作除了積極治療他們的糖尿病之外,也提供截肢者輪椅,「沒有輪椅,他們的行動非常不方便,只能在地上爬。」不忍病患受苦,Alfredo希望TIMA在巴拉圭能有固定的診所,讓這些病患可以受到很好的醫療。

病人的笑 重拾醫師的初發心

印尼人醫會成立至今已十五年,二十六位成員在座位區同時向大家揮手致意,志工譚祥華和Dr. Ruth(路)Angraini 分享他們在印尼以「安身、安心、安生」,為病患提供醫療服務的情形。

近三年來,印尼新政府雖然也提供全民健保,但是許多人還是沒有得到適當的醫療服務,對當地人來說,義診服務仍非常重要。譚祥華以2017年8月份的兩天義診活動為例,提到從收看大愛臺,進而認識慈濟、成為人醫會成員的海倫醫師(Dr Helen),自備五輛小公車,乘載馬加冷卡的病患到芝卡朗市參加義診。志工更提前一天抵達義診場地,為病患提供食物及棉被,讓他們可以好好休息,有精神參與隔天的檢查與醫治。

「慈濟就是這樣,我們沒做什麼,人家就是會很感動。」譚祥華說,這些醫療服務,不但為當地貧窮的病患解除病苦,更為許多人帶來人生的新希望。

一向被喻為「東方之珠」的香港,在一般人心目中的印象,是一座繁華的不夜城,但是陳家禎醫師卻以「貧富懸殊」、「居住狹窄」和「老齡社會」,來形容一般人看不到的香港。

香港人醫會在2016年8月成立,一年多來已辦理過五次健康講座、六場義診活動,更結合慈善,主動前往感恩戶家中義診,看到病人從康復中展現的笑容,陳家禎說:「透過義診,醫護人員可以重拾從醫的初發心。」

香港人醫會在2016年8月成立一年多來,已辦理多次義診活動,更結合慈善,主動前往感恩戶家中義診,看到病人從康復中展現的笑容,陳家禎說:「透過義診,醫護人員可以重拾從醫的初發心。」攝影/施教岩

同樣需要醫護走入的,還有緬甸。「進入緬甸瑞那滾村義診的路,遙遠崎嶇,只有坐牛車才能進入。」志工陳秀寶話才一出,所有人不禁瞪大眼睛,她接著說:「不止車子到不了,就是坐牛車,也是腰酸背痛,兩天都無法起床。」這樣艱困的環境,也讓一同上臺分享的陳界漢醫師表示,「看到這樣的環境,才知道自己很幸福。」

陳醫師表示,坐車進到村子,都還覺得很累,生病的人又要怎麼出來看醫生?於是,她們決定走進去。儘管目前只有兩位人醫會醫師,每個月一次的義診,他們都快成了村民的家庭醫師。陳秀寶記得第一次到村子,每個人都跑過來看,「因為,他們不知道『醫生』到底長怎樣。」每戶幾乎都有人生病,帶去的藥根本不夠,許多人年到四十歲就中風在床,因此,如何建立村民的健康觀念,就成了義診團隊的重要目標。

新加坡人醫會從1999年跨國義診至今,已有十八年,不止成立義診中心,提供各項醫療服務,「日間康復中心」和「臨終關懷」,也是新加坡人醫會主要的服務項目。志工陳玉心就提到,「病人就好像我們的親人,給予醫療、精神和心靈上的安撫,讓他們在人生的最後旅程中,可以走得安詳自在。」

人醫的心 都是一樣的

來自澳洲的洪友仕,大學時在臺灣習讀中醫,後來到上海完成碩士及博士學位後,三年前回到澳洲墨爾本行醫。

聽了這麼多國家人醫會分享在地醫療及下鄉義診的情形,曾參加慈青及澳洲義診的洪友仕表示,「人醫會醫師都是用自己業餘時間參與志工及義診服務,這種服務奉獻的精神,真令人感動。」

緬甸的陳思漢醫師,跟著慈濟志工以徒步方式到偏鄉、深山義診,也讓洪友仕相當佩服。他提到,每個國家的政策不同,宗教及歷史脈絡也不同,所衍生的義診服務也不一樣。「很多醫師及慈濟人都願意走入偏鄉去發現個案,來啟發心中那個愛,是非常值得我們學習的。」

來自澳洲的洪友仕(左),大學時在臺灣習讀中醫,後來到上海完成研究所及博士學位後,三年前到澳洲墨爾本行醫。聽過這麼多國家人醫會分享在地醫療及下鄉義診的情形,曾參加慈青及澳洲義診的洪友仕表示,「人醫會醫師都是用自己業餘時間參與志工及義診服務,這種服務奉獻的精神,真令人感動。」

來自馬來西亞的黃嘉鎰則表示,他對香港及緬甸人醫的志工分享內容特別深刻。「因為香港人醫會只成立一年,就辦了許多活動與義診來傳達上人的四大八法印,腳踏實地的精神讓我非常感動。」此外,緬甸的人醫會雖然只有二位醫師,但是他們不願放棄理念,翻山越嶺走那麼遠去服務患者的毅力、勇氣及信心,也是黃嘉鎰想要學習的。

「以病為師以人為本」,各國人醫會,不論種族、國別,總是不顧環境的艱險和困難,用愛鋪陳迢迢義診路,將醫療的觸角伸及貧病角落,以指尖膚慰病患的心;病人的笑,就是他們最溫暖的回饋。

來自馬來西亞的黃嘉鎰,聽到緬甸的人醫會雖然只有二位醫師,仍不願放棄理念,翻山越嶺走那麼遠去服務患者的毅力、勇氣及信心,是他想要學習的。攝影/陳正忠


相關連結
2017 TIMA App載點 (點擊圖片或掃描Q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