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张丽云 摄影/陈基雄、叶唐铭、欧明达、徐金生

巴拉圭负责人王美苹陪伴胡安‧梅沙的妻子(马尔达女士),三儿子ALFREDO,媳妇ROSANA,回台参加2017人医会。摄影/欧明达

父母对子女的期待,少不了成家立业,大富大贵。巴拉圭慈济人医会成员MARTA IRENE DELGADO V. DE MEZA(马尔达女士),却有了不一样的思维。

她承传夫婿胡安‧梅沙的遗愿,除了在巴拉圭继续义诊,也在巴拉圭亚松森联络处负责人王美苹的陪同下,带着三儿子ALFREDO DELGADO MEZA,媳妇EDITH MARIA ROSANA DEL VALLE回到台湾,参加10月3日到6日在花莲举办的2017年慈济全球人医会年会,希望让新生代汲取各国的行医经验,持续为自己的乡亲服务。

“慈耕”勤耕 唤起大愿力

2007年,巴拉圭亚松森联络处负责人王美苹回到台湾,有一天,她随师去参加嘉南地区培训委员、慈诚在花莲静思堂的寻根活动。上人在圆缘时,开示说,“虽然你们从这一天开始会拿到这一张证,但是如果你们没有规矩,我还是会将这张证件收回来的。”

之后回到精舍,精舍师父跟王美苹说:“你将委员证拿给我!”王美苹很讶异,但是不敢问原因,默默地江委员证交出去。

“我有犯什么错吗?为什么师父要收回我的委员证呢?”那一天晚上,她既担心又紧张,彻夜难眠,心里一直在想:“我到底犯了什么错?”

隔天早上,志工早会时,上人向着大众将她的法号改为:“慈耕”。

王美苹又是再一次地震撼,但依旧不敢问原因?许多资深委员向她说:“上人很少当场帮人改法号的,你要好好勤耕啊!”

“慈耕?”她恍然大悟:“原来上人要我在南美洲深耕,带出更多的种子,我不能只是当以前的‘慈输’。”

1984年王美苹已是慈济会员,但并未积极投入志工工作。某天,她和朋友开车途中与一部大卡车相撞,乘坐的小轿车被卡车拖行了好一段距离后才停下;幸运的是,王美苹和友人都只受到皮肉伤。王美苹深深体会人生的无常,并想起上人所说的──行善、行孝不能等,从此与先生陈建豪携手投入志工行列,并提供住所作为慈济巴拉圭亚松森的联络处。

1999年,美国慈济志工黄思贤(全球志工总督导)带慈济人到巴拉圭开始办义诊,花莲慈济医院也提供汰旧的医疗仪器。巴拉圭在美国慈济人的赞助下,时常办义诊和发放,也在那个时候接引了胡安‧梅沙医师。但是王美苹依旧到玻利维亚、智利、阿根廷跨国赈灾,并没有多余的时间在本国勤耕福田。

2004年巴拉圭首都亚松森郊外一家超市发生大火,死亡人数有365人,受伤人数超过520人,巴拉圭的慈济人去关怀,带出一些本土志工,从此之后,胡安‧梅沙医师就一直承担小区志工培训的司仪。

在巴拉圭,医师的薪水并不高,梅沙医师必须兼两个工作,早上六点出门上班,下午二点下班,就在王美苹的家帮忙打包物资,做慈济的心,感动了家人,一起投入。连两个六岁和八岁的孩子也跟在身边做慈济。

梅沙医师的身体状况并不好,有糖尿病的毛病,回台参加人医会,随时都要打胰岛素,也难不倒他求法,跟随上人的心,2007年他第一次回台参加人医会,王美苹想说他身体不适,想让他睡晚一点,但是他仍然跟着大家晨起拜经,一刻都不懈怠,来年回来,自己要求皈依上人座下,从此每一年的人医会他都没有缺席,甚至借飞机票的钱让女婿回台参加人医会。

自然法则不可免 承诺遗愿薪传

2012年,新的联络处长白蚁需要整修,王美苹到木材店买木材,不幸被蚊子叮咬而染上登革热,在加护病房住了两天,二十几天,疗程达五年之久。

因为一场大病,让她更觉得人生很无常,一定要深耕带出种子,所以每一年,她都陪伴梅沙医师回台参加人医会。

2015年10月27日,梅沙医师的病况严重,回到花莲慈济医院医治,历经多次的伤口清创与血管气球扩张术,腿部伤口始终没有进展,经过细菌培养,发现他腿部有三种强烈的细菌,即使使用抗生素,病情依旧起起落落。

梅沙医师一直希望回到花莲慈院接受治疗,为了圆他的心愿,就算无法及时抢救生命,家人也可以接受他在台湾往生。

马尔达说,“梅沙医师还有个心愿,就是当他的身体无法继续运作时,希望可以当大体老师或是捐赠器官,化无用为大用。”自然法则无可避免,10月28日梅沙医师不敌病魔的折腾,在慈济医院安然往生,如愿捐了大体。

她还说,梅沙医师一直期勉自己像一颗大树,子女们都是一颗颗萌芽的善种子,将慈济的理念、精神在巴拉圭代代相传,能圆满捐赠器官的心愿,她相信这一切都是梅沙医师自己的安排,让他可以留下他的器官,继续跟着慈济,做慈济事。

马尔达提起先生梅沙医师,就哽咽地说:「我是为了实现先生在当地持续推动义诊的承诺,希望让新生代汲取各国医师的行医经验,持续为自己的乡亲服务。」摄影/叶唐铭

马尔达是药师,儿子ALFREDO和媳妇ROSANA都是医师,家族中十一人都是医师,他们在巴拉圭当地做慈济将近二十年。梅沙医师常常领着家人与医界朋友,在贫民区义诊,也提供食物给贫穷的孩童和孤苦无依的老人。

这次是她第一次自己带领儿子、媳妇回来参加人医会,也是对先生的承诺。“我是为了实现先生在当地持续推动义诊的承诺,希望让新生代汲取各国医师的行医经验,持续为自己的乡亲服务。”

ALFREDO说,父亲的宏愿是很大的,他会竭尽己力,一步一步实践父亲的遗愿,在国内帮助病苦的乡亲,在此次能吸收其他许多经验,回去后会邀请更多的人投入义诊和做慈济。

王美苹感到很安慰,她说:“这是我们的责任,即使再累,都要陪伴!”

10月5日,学员们回到精舍巡礼,马尔达全家三人,紧紧跟随精舍师父,感受一草一木的无声说法,充饱电,将回到巴拉圭一步一步实践父亲的遗愿。 

ALFREDO和妻子ROSANA,很专心听师父说早期的慈济人,都是在大殿里,小小的空间作早课、精进。摄影/欧明达

上课的时候,马尔达和媳妇ROSANA都很专心地听讲。摄影/陈基雄

巴拉圭的慈济人,要离开精舍前,赶紧与德如师父合照留念。摄影/徐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