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吳進輝 攝影/羅景譽

總務機動組徐景煌(中)與數十位志工開始從庫房搬出桌、椅、屏風等,開始配合進行場地布置。

2019年國際慈濟人醫年會,將於9月11日至14日,於花蓮靜思堂展開為期四天的交流研習,有五百多位醫護專業人士與志工報名參加。為了照顧來自24個國家地區的學員,9日一早,近三百位北區慈濟志工從臺北搭乘火車回到花蓮,進行各功能組的前置作業。

今年度人醫年會總務機動組,有近60位男性志工承擔,其中又細分交通、通訊與機動三個小組。總窗口是由擁有多年經驗的志工蔡明鴻擔任,比較特別的是,這一次他的兒子蔡宥茂也投入了課務組勤務,負責與總務機動聯繫。

蔡宥茂2017年加入靜思鼓隊成為鼓兒後,與同輩互相鼓勵,在2018年底完成志工培訓,受證成為慈誠志工。為了人生第一次的大型活動勤務,蔡宥茂特地向公司請假一週,誠惶誠恐的他,行前已向爸爸請益注意事項,蔡明鴻只告訴兒子要多聽從大家的意見就對了。

這一次人醫年會,就有四位年輕鼓兒,首度受邀參與花蓮的大型營隊活動,蔡宥茂也是其中之一。活動總協調窗口呂梅英分享:「慈濟已經走過五十三年,部分志工的年紀漸長,藉由這項大型活動的機會,邀請年輕志工投入,由我們陪伴他們一起學習,為慈濟的長遠未來共同努力。」

「雖然之前沒有承擔過交通的經驗,不過每一件事只要把握機會學習,多學一樣就能累積更多的經驗。」交通組新人王乾光,過去十多年來若遇到另一半林欣璇需要來花蓮承擔人醫年會勤務,他都自願留在家裡陪伴孩子,現在孩子已經長大成年,於社區擔任和氣隊長的王乾光,今年終於如願第一次參加人醫年會,夫妻同行且承擔不同功能組,林欣璇落腳在行政隊輔組。

來到花蓮靜思堂下二樓庫房中,一群自詡「年輕」卻滿頭白髮的男眾志工,正合心接力搬運屏風、長桌、小圓桌、甜甜椅,分別送到感恩堂、慈悲與智慧二個迴廊。

其中高齡七十八歲的志工林敏逸也是第一次承擔人醫年會機動勤務,他與自稱機動團隊中最年輕,現年六十五歲的徐景煌異口同聲有著同樣的心得:「在活動中面對不斷變化,才是不變的道理,而大活動就是大修行,我們共同的目標就是要讓活動順利圓滿,同時,大家也是藉著參與活動來學習,彼此相互配合,這樣才能將平常薰法香時聽聞的佛法落實在修行中。」

桌椅一張張圍起圈圈,要讓身心寬暢期間駐足的學員們能放鬆上課時的專注,與來自不同國家地區的醫療人員輕鬆交流。蔡明鴻一一查看擺放位置,耐心地對正在排列桌椅的機動志工們解說:「這兩張圓桌要有點角度,看起來較有層次感,走道也會更順暢。桌腳要對齊,坐下來的時候,雙腳才能舒適伸展。」

早起晚睡,隨喚隨到,勇於承擔,用心在每個當下,克服萬難,不被難克服,正是總務機動組師兄們贏得年會工作團隊信賴的不變守則,也是傳承給年輕世代的典範示現。 

首度承擔人醫年會勤務蔡宥茂向公司請假,內心也難免惶恐,行前已經多次向父親蔡明鴻請教。

承擔活動總協調志工呂梅英,除親自示範環境佈置,也邀約年輕志工參與,為志業發展進行傳承。

資深志工蔡明鴻(左二)累積多年經驗,再度承擔總務機動窗口,兒子今年參與承擔讓他十足欣慰。

為成就妻子志工勤務,王乾光過去每年中秋節留在家裡陪伴孩子,今年他終於如願與妻子同行承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