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沈能情、蔡翠容、李志成 攝影/詹進德、曾永忠

大愛台新聞部任家珍長期貼身紀錄慈善及人醫足跡,分享紀錄的感動及溫馨。

熱帶氣旋「伊代」今年(2019)侵襲非洲三國,災情慘重。慈濟大愛台新聞部走入莫三比克,長期貼身紀錄慈善及人醫足跡,記錄瞬間的感動與溫馨。今天(9/11)晚間六點三十分大愛台新聞部任家珍及呂思萱於晚間在花蓮慈濟靜思堂,為參加「2019年國際慈濟人醫年會」的學員分享「人醫菩薩身影」課程。

任家珍首先用簡報以「一包薯條」來做開場破題。一包薯條當地售價約新台幣五十元,一般人看似便宜,但對於貧富懸殊,物價昂貴的莫三比克,卻是當地一家人的收入,雖然物資貧乏,生活艱困,但災後災民純樸的天性,卻是上天賦予他們的美麗恩典。

三月時,伊代二度侵襲莫三比克,強大的風雨,帶走其六百多條人命,一千多人受傷,數十萬房屋受損,近千學校被毀。大水淹沒近十七萬公頃農田,也造成民生用品嚴重短缺。風災後,當地慈濟志工,立即啟動賑災和勘災行動。

證嚴上人憂心當地災民狀況,呼籲慈濟人給予受難的非洲災民更多幫助,花蓮、臺北、臺中、大林等慈濟醫院院長帶隊,並結合慈濟人醫會及醫療義診團隊,前往非洲莫三比克進行義診與關懷;除了醫療,慈濟人文亦立即啟動,大愛臺報真導正、記錄人間美善,記者也前往記錄報導。

在「伊代」大水來襲期間,一位婦女爬到樹上逃難,因為動了胎氣,最後在樹上臨盆產下的女嬰「洪水」,母女相連的臍帶,捲曲後硬拉斷,女嬰由爸爸在樹下接住,媽媽則在樹上待五個小時,六天沒東西吃,靠混著垃圾、泥沙的馬路積水及借來的柴火,煮沸給太太吃。人命和天地災難搏鬥,展現生命的堅忍毅力,上帝恩典所出生的孩子,同樣令人感動。

在任家珍採訪期間,莫三比克的孩子穿著非常破舊髒亂,經過當地志工翻譯後才知道,原來大水沖走了所有家當,身上的衣服是唯一的家當,因此只能天天穿。「兒子的海外校友?」螢幕上出現左右兩張孩子們,胸前都有兩個「雙連」大大紅字。任家珍提起這一件「意外的驚喜」,一張自己的孩子與同學穿著制服的相片對照一張莫三比克小男孩也穿著同樣的衣服,她感慨地說,「臺灣與莫三比克距離這麼遠,因為一件衣服好接近,可又感覺好遙遠。」看到小男孩開心笑著,她為他們不會怨天怨地繼續生活下去感到慶幸。

與家珍同團有一位來自英國甜甜的女孩,她是31歲的龍嘉文醫師,今年也回台參加人醫年會,任家珍娓娓道出龍醫師發下的大願,她要到莫三比克為苦難人付出,她說:「我的決定,永不後悔!」「當家珍提起她就在現場時,滿堂的掌聲不斷。家珍說:「這就是人醫會的志向、方向!」

參與第三梯次人醫會義診的大愛臺新聞部記者呂思萱,她形容所看到的是「最溫暖的義診」;看到來自臺灣高雄人醫慧葉添浩醫師與澳洲人醫會盧以欣醫師在芒果樹下親切問診,她的心充滿感動。「藉由家訪知道災民的問題,並請他們到義診場所就診。」葉添浩親切幫著一位腳傷的居民清洗傷口;盧以欣送上吊飾給來看診的病患。「看到他們的苦不能再苦,一人病全家倒。」呂思萱感動得流下眼淚說著,「其實我們沒做甚麼。」

人醫會第一次在非洲大型義診,分為四個場次、每場千人起跳,總共看了4951人次,分設兒科、婦科、外科 、牙科、內科、中醫等。莫三比克國家提供民眾免費就醫、藥價只需付約台幣2-5元,卻不是人人看得起,大多數人礙於貧困無法就醫。醫師多為公職,長期面臨欠薪問題,災後更為嚴重。許多醫學生畢業後,只能到其他國家就業或是轉職。

參加義診的當地醫師在接受採訪時說:「風災過後,我已經兩個月沒有領到薪水了,但是我願意來參加慈濟的義診。因為你們從這麼遠的地方幫我們的人民服務,我也想加入你們,盡我的微薄之力。」

呂思萱說,這場義診是最溫暖的義診,先遣部隊先到案家了解病況,來自臺灣及澳洲的大醫王坐在芒果樹下,以天地為診間,肩負義診及轉診,讓病患獲得最好治療。看到千里迢迢前來求診的災民期盼的眼神,人醫把握分秒,犧牲用餐時間,只希望每個人都能接受妥善的治療。

義診之餘,醫師另針對不知道義診的居民、或是走不出門的病人做居家訪視,天色漸暗,戴著附上太陽能燈照的帽子,將後車廂變身診療間。

呂思萱說,從莫三比克採訪回來,她省思什麼才是痛苦、辛苦的定義?認定非洲子民的生活很苦,但他們依舊日復一日、快樂過日子。所以「苦」是比較出來的 ,只有身在豐衣足食台灣的我們,才有機會比較出在莫三比克眼前所見的一切都是「苦」。
呂思萱分享,在拉梅高中慈濟發放三萬份文具包之後,一位小男孩比手畫腳送了一粒橘子給她以表示感謝。「他們生活都難以溫飽了,還可以送橘子給我。」這代表慈濟人用愛膚慰的身教,已在非洲孩童的心裡萌芽了!

一場世紀大水患,匯聚全球慈濟人的愛心,慈濟志工走入災區為受災民眾發放米糧、種子、工具包,送給孩子書包、文具,如今包括蓋大愛屋、援建學校的規畫已經啟動。希望這股慈悲的力量,在災後的半年,能夠膚慰這片歷經磨難與傷痛的土地!

三十一歲的龍醫師(左)脫離英國的舒適圈,希望有朝一日有能力可以為付出,當時她說「我的決定,永不後悔」他的偉大宏願,今天也受到全場的熱烈掌聲。

呂思萱以「莫忘初衷」為題,分享人醫會第一次在非洲大型義診的感動。

全體學員專心聆聽感動的瞬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