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张翠娥、林淑怀、林玉燕、吴陈梅燕、刘秀雅

德净师父轻轻地说:“路为什么会转弯?就是为了树!人需要树,树有二氧化碳,可以供给人类生命新鲜空气。”陈月芬(前排右一戴眼镜)心有触动:“走路要轻,怕地会痛。”阮金清(右一)一路恭敬双手合十聆听。摄影/张维志

10月5日早上,花莲普降甘霖,静思精舍的林园,更显清新蓊郁,鸟儿于树梢鸣唱,欢迎着2017年国际慈济人医会(简称TIMA)456位学员的参访。雨蒙蒙的静思精舍,常住师父们仍各司其职,农作、制烛、烧陶……数十年如一日,“一日不做,一日不食”的静思家风,擎起慈济志业,更是众人寻初心、再出发的动力。

精舍师父讲古 走入时光隧道

德安师父沿路讲古,TIMA学员们听得津津有味:“我第一次来精舍的时候,看到上人这么辛苦!左手打点滴,右手救人,还在工作!慈济早期是从婴儿鞋做起,那时候甚么都没有,房子也光(没有)、财产也光、粮食也光,甚么都光光。所以,那时候叫做‘佛教克难慈济功德会’。”

师父接着说:“那时候甚么都没有,比我们的照顾户还穷!早上有得吃,中午那餐还不知在哪里?”在穷困饿肚子的时候就开始做慈善。苦中济贫,精舍师父们每人每天都要赚八块钱(新台币),手工做的婴儿鞋,做一双盖大殿、一双捐给慈济基金会救人。德安师父伸出左手说:“我的手表都是克难式的,还绑橡皮筋,能用就好了啦!所以要省,命好不如习惯好。”学员们争相探头瞧瞧,对于精舍师父的节俭朴实,在现今物质过剩的E世代,觉得不可思议。

德安师父伸出左手说:“我的手表都是克难式的,还绑橡皮筋,能用就好了啦!所以要省,命好不如习惯好。”学员们争相探头瞧瞧。摄影/陈基雄

精舍制作的精油,是天然植物萃取。在途经大爱农场时,德安师父取出香茅精油,也特别介绍植物:“这就是香茅,制作精油用的,都是大爱农场种植的,没有喷农药,很环保。”

为什么要日存五毛钱呢?德安师父也说明了理由:“上人说:‘每日一善——生命靠三餐,慧命靠善念,善念时时生,福慧日日增。’”一趟精舍巡礼,学员们彷佛走进了慈济的时光隧道。

行之依止 年年燕归来

五十四岁才找到慈济的郑广赋,感受上人的慈悲,自2014年第一次参加人医年会以来,每年回来都深受感动,他说:“即使见不到上人,心也要跟上人贴在一起,不管再忙,明年都要再来。”郑广赋特别提到,去年(2016)从英国来到花莲,因为体力劳累,巡礼过程中昏倒了,恢复后更珍惜每一天,他很高兴地说:“能活过来真好!就是要我做好事。”

“回来充电啊!清净在源头,这里生活非常简单,会让我们想要清净自己的生活。”也是每年回来的吴圆娥,即便不当学员,也协助当翻译志工,来自美国的她,回到精舍看看上人的生活,也让自己反省一下,学习上人的“定”跟“静”,才能面对灾难处理,像前不久德州与墨西哥的飓风,也是一层挑战,勘灾、发动募心募款,在美国齐头并进。

忍着身体不适的邓瑞英回到精舍,队辅问她:“需要坐代步工具吗?”她坚持不要,拄着拐杖一步一步走在精舍园区跟着巡礼,其实为的是要见上人一面,因为慈济是她的家。在斋堂用餐,远远地见到上人背影,用完餐,上人跟大家感恩与祝福,刚好正面见到上人,她说:“真的很高兴,我期许自己身体健康,能在人医义诊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而且能持续回来花莲学习。”

鄧瑞英(右)期許自己身體健康,能在人醫義診幫助更多需要幫助的人,而且能持續回來花蓮學習。攝影/陳麗雪

“上人很慈悲,对待每个人都是平等的,这是我们进慈济的最强引力。我们回来台湾学习,台湾有很多老菩萨很精进,真的很令人赞叹!还有南非的黑菩萨,环境条件那么差,还是做得那么认真欢喜,真得让我们佩服到五体投地。”坐在精舍主堂的林华珍与郑淯镁,说着共同的感动。

主堂里感受上人日日在此讲经说法。听不懂闽南语的林华珍,在新加坡还是天天熏法香,就为分享给访视的个案听。“上人为全世界付出,我们只是一粒细沙,做的只有一点点,要更努力!” 林华珍谦卑地说。

“上人为全世界付出,我们只是一粒细沙,做的只有一点点,要更努力!” 林华珍(左)谦卑地说。(右)郑淯镁。摄影/叶国梁

路转弯 为了树

第一次来花莲静思精舍,让来自北京的李汶忠感触很深。看到慈济,对他来说,唯有“真善美”三个字最能表达内心对慈济、对上人的敬重。他说,特别是精舍师父、慈济人,让他感觉非常的真实,走遍千山万水,唯有看到的慈济师兄、师姊最美。

这两天,听到全球人医分享慈善和赈灾的故事,打动着李汶忠的心,他说:“很感动!眼泪会不由自主地流下来,但是压力很大。”李汶忠愿将这次参加人医会的收获与小区分享。特别大医王们在各国的义诊做得非常好,也是他往后努力的方向——“将中医的民族医药推广,为众生的身心灵健康做贡献”。

第一次来花莲静思精舍,李汶忠(右二)感触很深。看到慈济,对他来说,唯有“真善美”三个字,最能表达内心对慈济、对上人的敬重。摄影/陈基雄

来自缅甸的KHIN THIDARR SOE,随着德澍师父的解说,感受农禅生活的自给自足,她很想动手参与其中。在无语良师模拟手术心得分享的课程中,体悟一分清净的大爱,自己回缅甸也想成为大体老师。在团体照中开心比赞的她说道:“很高兴加入这个团队,希望能参与更多TIMA的义诊,运用自己药剂师的专业,有机会帮助更多人。”

KHIN THIDARR SOE(右一)表示,很高兴加入这个团队当中,希望能参与更多TIMA的义诊,运用自己药剂师的专业,有机会帮助更多人。摄影/简鸿海

期待回精舍参访很久了,今天终于如愿的阮金清,是退休护理人员,听着精舍师父导览,一路双手合十,恭敬聆听,这趟行程,她说:“学到师父教的‘感恩、尊重、爱’。”

“路为什么会转弯?就是为了树!人需要树,树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可以供给人类新鲜空气。”德净师父轻轻地说,陈月芬心有触动:“走路要轻,怕地会痛。”常常听到这一句话,听到精舍师父的导览后,感受更深。

陶艺坊间,清雅朴实的陶艺作品罗列,巧手会合妙理的作品,由静思第一代弟子德慈师父,一一为学员介绍,并娓娓道来慈济筚路蓝缕的点滴,和始终不变“自力更生”的静思家风,常住众克勤克俭地与上人行愿超过半世纪……TIMA学员们聚精会神地领受,也唤起那颗行医初心,愿用爱,继续点燃暗角的希望。

由德慈师父一一为学员介绍陶艺坊,并娓娓道来慈济筚路蓝缕的点滴,和始终不变“自力更生”的静思家风。摄影/陈基雄


右侧广告-花莲慈院特刊

连结
2017 TIMA 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