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昌彬 摄影/曾玉麟

大林慈济医院林名男副院长(右)与学员对谈。

近一百五十位学员于九月十四日下午齐聚静思堂国际会议厅,聆听来自大林慈济医院副院长林名男,以及院长室医务秘书、心脏内科主任林庭光精彩绝伦的演说。来自各国的学员戴上耳机,透过即时翻译,第一时间接收医学研究报告,掌握讲师们的讲座精髓。

内科分科座谈开始前,队辅人员细心提醒众人将频道转至各学员母语,并测试耳机是否能正常运作,只见几位学员举手示意,一旁工作人员立即趋前排解。一切就绪,学员们用热烈掌声欢迎第一位讲师林名男登场。

偌大的投影布幕呈现出林名男今日分享的主题:Holistic View of Health(全人健康观点),风趣的林名男带动现场气氛有一套!经由播放大林慈济医院的四周优美山色环境,绿油油的稻田迎风摇摆,蝶舞翩翩,让人心旷神怡,述说矗立在“田中央的大医院”的历史过往,格外温馨感人。

环境保护是不二法门
“环境会影响健康!上人慈示:共善业,大家一起助人,力量会越来越大!这就是环境的力量。”林名男开宗明义,点出今日的论述主轴。他说,去年慈济去尼泊尔进行赈灾,慈济人“走在最前、做到最后”,对于当地人的帮助,或许仅有一些,但对于慈济人本身却是获得更多助益——见苦知福,感受付出的快乐。遭受苦难的尼泊尔人看见慈济人千里迢迢来相助,也在心中埋下了善的种子。尼泊尔的孩童长大之后,这些“心理因素”便会发酵,当有能力时,便可以帮助他人。

他以PPT秀出日前台湾南部登革热肆虐之际,医院急诊室一隅挂满蚊帐的怪异照片,不知情的人猛一看,可能误认为这是军队的营房寝室呢!话锋一转,导入环境(大乾坤)与人体(小乾坤)的关系及对比,直言“地、水、火、风”会造成外在环境变化,人体也有“生、老、病、死”历程,人们吃的食物、情绪、社交等,与人体健康息息相关。

“人与家庭、社会、生态环境,有诸多的交互作用。人的贪、瞋、癡、慢、疑,会油然生起许多烦恼。人在环境中,常导致 ' 身不由己 ' ,健康因此亮起红灯。若 ' 心不由己 ' ,则会生病!从前学习预防医学,总会谈到影响健康的因素,如生活方式、环境、生物学、医疗照护等。”

林名男指出,“表观遗传学”(Epigenetics)在生物学和特定的遗传学领域,其研究的是,在不改变DNA序列的前提下,透过某些机制引起可遗传的基因表达或细胞表现型的变化。论及基因的重要性,他举两只老鼠(罹患糖尿病老鼠、正常老鼠)源自同一个基因为例(照片呈现:两只老鼠体积大小悬殊),在母鼠怀孕期间摄取的食物不同,导致幼鼠尔后的发育迥异,也证明了“胎教”确实是有用的!

境随心转
实证研究,点出“心与境”关系。林名男表示,一九七九年怀旧治疗对失忆有改善,提醒若人有老化,往乡下住会好一点。一件事情,每个人的解读不尽相同,是否为压力?如何转化压力?端赖个人的观点及耐压能力——压力可能是正向或负向。他以“你有一位老板……”提问,引出学员心中的想法:是恶老板还是好老板?给的是压力还是助力?有“压”就有“力”,心境决定一切。

林名男另外秀出一张乳牛的照片,询问学员看见什么?有人回答乳牛,也有人说世界地图(牛身上的黑色斑纹),导出以慈悲心看待世界,结局会大不相同。他举轻明重,以相同的水量为例,若以不同容器盛装,呈现的形状也不同。

林名男点出,从一九六七年至二○○○年间,心理学研究篇数的正向与负向比率为一比二十一,显见过去的研究太偏重负向的面向了。强调应正视“信念的力量”,有愿就有力,勉励学员做慈济就对了!用鼓掌的双手做环保!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课堂影片中,美国老师给小学生的作业,要做一件改变世界的事,最令人动容的答案是,老师叮咛:何不改变脑中的想法,去影响周遭的三个人,只要每个人都影响三个人,力量便会无限扩展延伸。

想法产生力量,感动他人,集结成更大的力量。林名男借由一张四十几年前的老照片得到印证——上人拍摄一群师兄师姊早年随师至台东访贫,途经一处水域,车辆因轮子陷入水里,行进困难,众人二话不说,撩起裤管及旗袍,下车合心协力推动车辆继续奔走。

伤心‧心伤
内科讨论第二节,邀请林庭光医师从心理学及生理学的观点,剖析身心之间的微妙关系,心情深深影响身体,牵一发动全身。斗大的“伤心‧心伤”标题,嗅出讲者要传递的意涵——心理健康如何影响心血管疾病的病人。

沉浸心理学研究十几年,林庭光首先从心血管疾病的致命性议题着手,指出世界上死亡率最高的疾病为心脏病,颠覆了学员原先认知癌症是头号杀手的谬思。他坦言,心脏病发生的猝死情况不少见,若四周无AED(Automated External Defibrillator,自动体外心脏电击去颤器)协助抢救,存活率会打了折扣。“引发心肌梗塞的过程,可能长达二十至三十年之久,有百分之五十的病人,心脏病初次发作时,没有任何症状。心理状况跟心脏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情绪会影响心脏病。但这对许多医师来说,甚至是心脏科医师而言,都忽略它的重要性。生气、沮丧等,都可能造成心脏病发作。”

林庭光医师说,由实验结果得知,人若生气,末端的血流会减少,血压会飙升;即便情绪过后,人已经不生气了,但监测人体末端的血流,仍旧呈现如此现象。“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各种“性格”,如:Type-A、Type-B、Type-D(荷兰所做的研究),分别隶属于急性子、随遇而安、社会抑制等类型,临床上所呈现出来的发病率及死亡率都不同。无论是“表现型生气”或“压抑型生气”,都对人体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当人的血管硬化,哪天情绪不稳,引起血压上升、血管收缩,引起斑块剥离,造成血栓。情绪在任何领域之内,都有心理学的角色。”

林庭光医师兼论意识与潜意识,谈到潜意识对行为的反应,不断调控人的行为,其中的生理反应同样受到交感神经及副交感神经的控制,而非人的意识能左右。无论是好的或不好的,“习惯”会变成人格,如:人看到狗会害怕,久而久之,一想到狗,就会害怕。故让意识不受潜意识控制,才能解套;让“念头”进入潜意识,走另外一条路,创造另外一个习惯。应用到病人身上,是让病人静下心来,导入正向的教育,包含心理治疗、正向思考、健康行为。

“重写潜意识,是我们要做的一件重要事情。如何重写?即静下来,让意识掌控人们的行为。潜意识能一次掌控很多行为,但是意识只能一次掌控一个行为!”林庭光医师说,透过腹式呼吸、规则运动、参与社会活动、做慈善帮助他人等,都可让人静下来,让意识掌控环境,再导入正向思考,进而改变人们的习惯及思考模式,才有可能改变人们的性格。

大林慈济医院医务秘书林庭光谈心理健康与心血管疾病的关系。


右侧广告-花莲慈院特刊

2016TIMA缘圆影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