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黃秋惠 攝影/謝自富

二○一六年人醫會年會邀請「無國界醫生組織(Médecins Sans Frontières,以下簡稱MSF)」韋達莎醫師(Dr. Natasha Reyes)於九月十六日上午前來演講。

邀請人大林慈院張群明醫師首先上臺引言,張群明醫師說:「我們都知道MSF是一個世界知名的人道組織,以在急難中搶救生命為目的,非常榮幸能邀請到韋達莎醫師來演講,分享她實現MSF使命與行動的故事。」「韋達莎醫師目前擔任無國界醫生(香港)緊急救援支援組經理,她本身是菲律賓人,專長是急診醫學。從二○○七年在MSF工作至今,到過非洲、中東、亞洲及南美等地區服務,二○一四年她負責賴比瑞亞伊波拉病毒的防疫工作、二○一三年在海燕風災後到菲律賓,而且她本身也是素食者,現在就請大家來聆聽她的分享。」

韋達莎醫師首先為大家簡介MSF,致力為受武裝衝突、疫病和天災影響,及遭排拒於醫療體系以外的人提供緊急醫療援助;MSF在乎的是人們的「需要」,而不會受政治、種族等因素影響,強調無國界醫生的「獨立性」,但MSF也是一個醫療組織,也一定會遵守醫療倫理規範。

MSF同時在世界各大洲共六十到七十個國家服務,在有些國家提供長期的服務,例如愛滋防治或是肺結核防治;有些地方則是短期的,例如菲律賓海燕風災後就是。

韋達莎醫師分享了MSF的各種服務模式,也讓學員簡單了解MSF的服務範圍,從無國界醫生的二○一五年年度活動報告可見MSF在剛果民主共和國、南蘇丹及中非共和國投入最大量的經費,也在這些地方投入最多的人力,而且救援人員來自世界各國。

MSF有一套完善的防災準備流程,同時也會執行風險分析,不管是流行病或是天然災害。從韋達莎醫師的演講中,可了解MSF在緊急醫療的效率,靠的是每一個時刻都準備好了,包括應變程序、工具、庫存,甚至已經在現場投入的時候,也要同時執行分析,隨時調整。韋達莎醫師說,「在判斷一種疾病是不是會造成疫情,我們會設立臨界點、警戒線。」她舉二○一二年六月,獅子山共和國的霍亂疫情為例,通常當地總會有幾個孩子感染霍亂,可是突然間在兩個星期內,腹瀉的病例變成兩倍,那就是警戒點了,MSF就開始進入防疫作業。

「海燕災後,我們到菲律賓去看看一些社區、小村落發生了什麼事?需要什麼幫助,就去拜訪一位市長,他就要我們把資源給這一個村落,但我們發現,他要給那個村落是因為政治考量,所以我們就跟市長說不行,我們必須給最需要的人,所以我們就自己去找到有需要的村子協助他們。」

韋達莎醫師也強調MSF除了將病人放在第一位之外,也是「安全優先」,同時要關注政治動向,「我們是醫生,同時也是記者。」韋達莎醫師說他們到一個地方,親眼見證,在有需要的時候,也會為當地人發聲。「雖然我們的『大嘴巴』(big mouth)有時也帶來一點麻煩。」她開玩笑地說。

「在剛果進行黃熱病的防疫時,我們出動每十六人一組,共一百組同時為當地人注射疫苗,兩個星期裡就為一百零八萬人注射完成,等於每一組人一天為一千兩百人打針……。」現場學員完全了解這其中的難度,立時給予熱烈的掌聲回應。

在五十分鐘的時間裡,我們看到聽到MSF在前線醫院手術、以搜救船協助難民、提供淨水設備、消毒等等各式醫療行動,演講的最後在難民照護的議題分享中畫下句點。醫療沒有國界,無國界醫生與慈濟,朝著為人群服務的同樣方向繼續前進。


2016TIMA緣圓影片

相關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