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林玲悧

彩蔬豆腐捲是石燕珠為這次營隊學到的新料理。

2020國際慈濟人醫會年會的中秋宴,是上人與全球人醫成員們的團圓家宴。在慈濟已經掌勺二十五年的主廚,承擔這一次香積重頭戲的石燕珠,突然發現自己的拿手菜和歐式宴會風格格不入;碗粿接地氣,但與溫沙拉格調不相融;沙茶大白菜好吃,但看起來無賣相,被改成了翠玉娃娃菜;儘管蔭瓜豆包、獅子頭實在好吃到不行,在訴求低油、少用再製品的健康原則下,幾番試菜下來,換成青醬豆腐、蔬菜天婦羅,才得以登上此次的「國際化」舞臺。

經過三個月的折衝試菜,石燕珠開出的菜單幾乎全數被推翻,對旁人來說真是情何以堪?這莫非是傳統中式主廚的修煉嗎?

九二一大地震時,只要有一碗熱湯,就可以膚慰災民,石燕珠在重災區大里街上煮熱食,災民吃到第一口熱食時的感動,讓她也跟著流淚。急難救助階段結束,開始蓋組合屋。全臺志工大動員到工地幫忙。她承擔香積,煮餐給來協助的志工享用。大災難匯聚大善心,每天都會收到來自十方捐贈的各種菜蔬,有什麼食材,就上什麼菜,樸實菜根香,大家牽手度過困難。

二十年過去了,石燕珠的廚藝仍在香積這個功能區塊屹立不搖,面對此次自己的拿手菜不夠歐美風而被推翻,她懂得善解:「這一次,不只要讓人吃飽,更要講究健康,富含人文,讓人感受到溫度。」

隨著志工資歷漸深,石燕珠這位主廚與時俱進,跟著慈濟脈動往前跑;為親子班做香積時,她做孩子們喜愛的三明治、薯條;資深委員出席的場合,菜蔬就在鍋裡多煮一下,讓牙口不好的人也吃得開心。

時間來到2020年的人醫年會,拿手菜單上的沙茶大白菜不行,取而代之的是娃娃菜。娃娃菜價格較高,慈濟活動中甚少採用。她不得不問:「娃娃菜怎麼煮?」難為這位資深主廚不恥下問,重新學起新菜的料理方法。

請問她:「拿手菜被換掉,會不會傷心?」石燕珠說:「不會,我很開心。多學一道菜就可以回社區分享。」

工作人員一大早五點半從臺中搭遊覽車到臺北,再轉搭區間專列火車溫速前行,到花蓮後,馬不停蹄地清洗九十六桌的餐盤,還少不了熱騰騰的點心和晚餐。就像石燕珠說的:「我很喜歡做香積,我以供養每一位菩薩的心情煮每一道菜。」

香積團隊男眾人數少,只要有粗重的工作,慈誠隊都默默地承擔護持女眾,合和互協,達成任務。

工作人員一大早五點半從臺中一路舟車勞頓到花蓮後,仍馬不停蹄清洗九十六桌的餐盤。

香積團隊很貼心煮出熱騰騰的麵線糊給工作人員當點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