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黃淑惠 攝影/許登蘭、陳忠華

來自泰國中部醫院的安彭(AMPORN BOONBUT)也是這家醫院的副院長,回去後要鼓勵更同事加入泰國義診。

來自泰國中部醫院的安彭(Amporn Boonbut)護理師,也是這家醫院的副院長,這是她第一次參加慈濟人醫年會,對慈濟助人的精神非常感佩,課程中聽見許多人的分享,心中正能量愈來愈多,一心想著,回去要鼓勵更多同事加入泰國義診,明年也一起前來參加人醫年會。

安彭(Amporn Boonbut)說,2018年8月有個好因緣回來臺灣參訪花蓮精舍,才知道慈濟在泰國長年推動義診,證嚴上人悲心期望有更多泰國醫護人員投入義診、幫助難民,她回泰國後,2018年9月就報名參加義診。

第一次參加義診才知道泰國有這麼多的羅興亞難民,也看到他們生活的困境、因病而苦的窘迫。來看病的難民非常多,義診工作也很忙碌辛苦;尤其,語言完全不同,雖然有翻譯,在溝通上還是困難重重。

安彭(Amporn Boonbut)的悲心在這次義診後被啟發,只要想到難民無助受苦的神情,內心就會很難過,自此每個月都參加義診。

雖然認識慈濟才一年的時間,但安彭(Amporn Boonbut)一直有種不可思議的感覺,為什麼有這麼多人願意跟著上人,去幫助全世界不同膚色、不同種族的苦難者。她說,看到慈濟推動的四大志業、八大法印這樣的精神,讓人感動,這樣的慈濟精神,也在許多志工身上完全展現出來,像這次參與人醫年會的志工都很有愛心、願意付出、服務他人。

這次安彭(Amporn Boonbut)所服務的醫院共有五人前來參加人醫年會,聽了課程後,大家也會一起討論,要如何把這樣的志工精神帶回醫院裡推動,以啟發更多人的悲心及愛心。課程中,有些人分享遇到的難題,卻依然難行能行的去推動,更激勵五個人要同心協力,邀約更多人加入義診行列,以實際行動來感受慈悲的力量。

安彭(AMPORN BOONBUT)在課程中聽到許多人的分享,心中正能量愈來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