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黄秋惠 摄影/郑村池
花莲慈院护理部张幸龄督导,同时也是花莲慈院失智共同照护中心主任,一上台先请问担心自己会失智的学员,请举手。
接续专题研讨课后的护理分科座谈,由花莲慈院护理部三位讲者分享。
守护花莲失智长者 沿海高山全筛检
首先是花莲慈院护理部张幸龄督导分享失智症照护从医院延展到社区的经验。“在座各位会不会担心将来会失智?”台下很多人举手。“觉得自己有很高风险会失智的?”看到好几位继续举着手,笑着说:“看到钟惠君主任和章淑娟主委也都举着手耶!”
张幸龄督导现在同时也是花莲慈院日间共同照护中心主任,她说:“感恩在临床训练多年,现在才有能力走出医院走进小区。”花东纵谷从秀林到富里的花莲段,全长137.5公里,开车至少两个半小时,不过,十三个乡镇都是花莲慈院失智照护的对象。花莲县有四千多位失智长者,但确诊的人不到一半,目前的比例是8%,也就是一百个人之中有八位失智,不包括疑似或早发型失智者。
“感恩上人的远见,在1989年花莲慈院就设立‘轻安居’日间失智照护中心。”幸龄督导说:“上人说两件事不能等……”,所有学员回:“行善、行孝”,幸龄督导接着谈起花东地区年轻人外移,所以常有失智长者独居或老老相依的情形,而团队的核心理念,就是希望不要发生长者走失、因失智被误解或错误对待、子女觉得照顾来不及而后悔等等的情形。
在2018年,也就是轻安居20周年时,花莲慈院日间照护团队走入社区,接受当地政府委托,在花东纵谷在线设置四个“失智共同照护服务据点”,(目前有一个据点已交由玉里慈院负责),也为花莲县13个乡镇进行“失智筛检评估”。相对于传统的鉴别诊断需要到医院三次,对长者来说耗时又花钱,大大降低长者受检的意愿,幸龄督导说:“感恩有慈济基金会为后盾,我们现在提供的是‘一条龙式’的失智确诊服务。”
幸龄督导也让大家了解失智症个案管理师的工作时程,通常上午六点多出门去接长者,为了能在九点多到医院接受检查,检查后送长者回家,自己再回到医院时,已经晚上七点了。但为了经济弱势及远住偏乡的长者,个管师已经把这样的辛苦当日常了。
随后,学员们从影片感受‘一条龙失智鉴别诊断’的实况,在个管师曾玉玲与社区卫生所护理师的合作连系下,好几位花莲县丰滨乡的长者坐上巴士,像是要去郊游一般,到玉里慈济医院接受筛检,过程中护理师们对长者都像对自己的爷爷奶奶一样贴心……团队的用心是,只要能多筛检出一位失智长者,就可能推迟长者失智的症状,给子女行孝陪伴的机会。
陪伴从初生到少年 圆梦之旅成行
“2006年10月21日,我上大夜班,接到一个31周的早产儿,他有先天脐腹裂,被丢在花莲医院,转到门诺医院,后来再转到花莲慈院来……”小儿科病房李依蓉护理长谈起她临床生涯第五年遇到小宇的情形,在她心中小宇是落入凡间的天使。
“那时的我正对护理工作很茫然,所以去接受小儿加护训练。到小儿加护病房接的第一个病人,就是小宇。”捧在手掌上,只有850克的小生命,那天上班的八个小时,依蓉的眼睛一刻也不敢离开。
出生没几天,小宇就接受紧急手术,小小的身躯包满纱布、绕满了像面线一样细的管路,肠子只剩30公分,相对于正常孩子90公分的肠道,要照顾短肠症的小宇,最大的困难是要开刀放置“中心静脉管路”,因为这样才能施打静脉营养针,因为他持续营养不良,肠胃又不能好好吸收,依蓉说:“他全身上下从头顶到脚底板都是刀疤,每次找地方装中心静脉管路都是一大考验,而羸弱的小宇却很调皮不安分,总是把好不容易装上的管路又弄松脱了。小宇还是弱视,或许只能看到身形和光影,但听觉却非常灵敏。”依蓉说,才想“念”他不乖,他就展开一个全天下最无邪的笑容,护理姊姊、阿姨们都只能乖乖投降。
李依蓉从此变成小宇的妈妈、朋友,和“学生”。“因为小宇让我看见生命的勇气和希望”,小宇的存在,也让她感受到护理工作最珍贵的价值。
在医院团队的呵护下,小宇从零岁待到两岁,终于平安出院,转到照护机构安住。但只要有紧急状况就叫救护车送急诊,最特别的是,小宇每年过年期间都会到医院,依蓉说:“他都会来找我领红包。”平时依蓉和伙伴也会去机构探视小宇,婚后生子了就连孩子一起带去,转眼间,今年小宇14岁了。依蓉说:“他如果能站起来,个头比我还高了!”但小宇频送急诊的情形,让团队决定联络安宁居家照护,在安宁居家护理师陈纯纯的提议下,由花莲慈院心莲病房的“心莲旅行社”、小儿科、赡养机构通力合作,排除万难,为小宇办一场“火车快飞”圆梦之旅。
小宇一辈子只坐过两种车──救护车和轮椅,当他坐上复康巴士时,脸上出现疑问的表情,而当抵达农场搭上小火车,甚至人生第一次摸到小动物时,脸上的愉快或惊讶表情,让所有人觉得一切的困难辛苦都值得了。
提醒护理人先爱自己
花莲慈院心莲旅行社的伙伴之一,也是花莲慈院安宁疗护经验最资深的护理部副主任王淑贞,一上台,继续说明心莲病房成立心莲旅行社的原因。去年(2018)为一位肺癌末期的雄哥圆愿──太鲁阁之旅,带一个呼吸很喘的病人往空气稀薄的高山上走,真是一件不简单的考验,但他们完成了。雄哥和雄哥的家人都很满足,团队也因为帮病人圆愿而满足。雄哥在圆满太鲁阁之旅一周后过世了,所有人都没有遗憾。心莲旅行社的业务,也就此开张了。
“在座各位照护的,可能是老人、小孩、中年人,而身为医护,面对这么多苦痛,心情难免忧郁。”王淑贞副主任提醒在场学员,在照顾好他人前,一定要先照顾好自己,所以这一堂课的重点是“表达性艺术”。
一开始王淑贞副主任先请大家放下手上的东西,以最舒服的姿势,双眼微闭,如佛陀静坐般眼皮往下垂视,让心定下来。接着带大家深呼吸三次,再将眼睛慢慢张开。“大家如果觉得心很疲累时,可以试试正念呼吸,这是我们医院护理同仁认为最有效的正念疗法,而且不用花钱。”
接着,只见一位位戴着护师帽的工作同仁上台在地上铺一张张图卡,“请大家上台浏览,选一张最能代表自己目前心情的图片,然后回到座位上。”王淑贞副主任告诉学员们,因图卡是教学工具无法送给大家,可利用手机拍照。通过诠释图片,可以好好剖析自己的念头和思绪。
因时间关系,仅能选一位上台分享,北京解放军总医院退休护理长林汉英主动举手上台分享。她选了一张图,是老人的手和年轻的手,反思自己想找回护理的初衷与温暖的心。另一张图中人戴着面具,则是想到过去带人时,求好心切而总是对同仁较严厉,希望从此可以调整自己,从微笑开始。
从分享为偏乡长者着想而走出医院接送长者筛检失智,到以自身护理生涯陪伴脐腹裂儿小宇14年,再以心莲旅行社为病人圆梦的用心投入,带动全场近八十位学员重新思考护理与自身的关联,找回从事护理工作的初发心。
学员不时拍照记录失智照护重点。
花莲慈院小儿科病房李依蓉护理长分享陪伴先天脐腹裂的小宇成长及圆梦,而小宇也是她坚持护理路的人生老师。
为一位晚期肺癌病人圆满太鲁阁之旅,花莲慈院“心莲旅行社”自此展开祝病人圆梦的旅行业务。
花莲慈院护理部王淑贞副主任请在场学员从两三百张图片中挑选最能代表目前心情的一张。
表达性艺术,希望帮助护理学员沉淀心情,把握当下。
来自北京的林汉英分享自己选择图卡所代表的念头与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