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林寶華、黃玲玲、洪靜茹 攝影/郭水德

美國卡麗娜醫師(左)持續在家鄉尼加拉瓜從事醫療援助,盼與慈濟一同幫助家鄉的貧困民眾。右為葛濟捨醫師。

阿明@live影片連結

今年圓緣選在九月二十四日中秋節這一天午後,二十一個國家地區計六百七十三名醫護人員及志工齊聚靜思精舍,接受上人的祝福勉勵,由十二位代表上臺分享心得。

加入人醫會七年的臺中藥師魏瑞珠,坐在靜思精舍主堂裡,顯得有些興奮與激動,「第一次得以這樣近距離親近上人,內心非常感動。」她說走入慈濟世界是今生最正確的抉擇,每一次參加義診活動,都覺得很有意義,活動結束後都感到衷心感動,滿心歡喜。她與先生兩人都已經參加委員見習課程,希望明年能通過培訓考驗,成為慈濟委員,力行四大八法。魏瑞珠堅心發願:「我今後參加慈濟活動,都要走在最前,做到最後,做上人的貼心弟子。」

放下身段 彎腰行入菩薩道  

新加坡的外科醫師李芹儀,過去一年參與過柬埔寨、斯里蘭卡的慈濟義診,感恩所有志工共同成就每一場義診,「還要感恩在手術室裡和我們一起工作的志工師兄姊們,他們並不全是有外科經驗,都需要受過一段時間的集訓才能來幫助我們。最後要感謝當地的村民,我們去義診,做的多是局部麻醉的小手術,對我而言,可能是舉手之勞,但對這些村民而言,日常生活與身心上卻有很大的改善。」

近日正好在慈濟醫院參加四星期實習課程的詹‧梭坤席亞(Chan Sokunthea)是來柬埔寨的護理師,恰巧得以參加年會,她說:「營隊期間『愛是最好的良藥』那堂課,讓我印象深刻。」四位院長呈現出臺灣六家慈濟醫院愛的軌跡,她看見,要有好的人生,就要用心、要有愛。最後她感性地說:「我在這裡看到我的夢想,我的理想。慈濟就是我未來要走的路。」

越南護理師張氏秋蘭分享加入人醫會十四年來的改變。原本認為服務別人的人是該被感恩的,但認識慈濟後,才明白原來送東西給人、幫助人,是要感恩對方的。而參加人醫年會五次,每次都帶來不一樣的感受與心得。「今年聽到好幾位院長彎腰親身走入菩薩道的事蹟,他們為關懷戶打掃環境、上油漆的畫面,讓我非常震撼。」張氏秋蘭要將人本醫療、大乘醫療的觀念帶回越南,分享給她的同事、朋友,落實在工作中。

向志工學習 付出得歡喜

來自泰國的普蘭瓦迪醫師(Dr. Premwadee Thawornprdit),四年前在曼谷的一場義診認識了慈濟,當初很好奇,為什麼有那麼多志工願意來幫助這些並不認識的難民,他說:「感謝慈濟和所有的志工,引導我學習把愛傳出去,讓我有很多的愛心、笑容,對待病人和大家。」彼拉維奇醫師(Dr. Peerawich Jeeratheepatanont)則表示,學習到愛是很強大的力量,也很重要,可以幫助這個世界,「感恩上人讓我可以把愛分享給別人。」

「能見到上人以及與全球人醫會家人是我的夢想。」印尼籍的雅沙瓦堤醫師(Dr. Yasawati Kurnia),罹患黑色素瘤皮膚癌已經十年,感恩證嚴法師的開示與書籍,在她最脆弱的時候給予力量及生存的毅力。印尼慈濟醫院預計明年啟用門診,並設置心蓮病房,曾經經歷過這些苦的她,很清楚心蓮病房的重要性,慈濟心蓮病房是全印尼第一個心蓮病房,她向上人發願:「我會利用我的時間,盡我的能力照顧心蓮病房的病人。」

人文入心 愛無分別

在福建福鼎市醫院服務的李愛民說,自己從護理人員轉任社服室負責人,這十幾年來,看著慈濟志工在醫院的無私付出和人文帶動,不僅溫暖病人的心,同時也感化、啟發著所有醫護人員。「半個月前,我們為新進員工舉辦了第十二屆慈濟醫療人文營,如同人醫年會一樣,每天都有九十多位資深的醫護,和同樣人數的志工,承擔各個功能組以陪伴一百六十位新人。不僅讓大家了解慈濟四大志業,八大法印,更讓他們感受到慈濟醫療人文在福鼎醫院的落實,和前輩身上的傳承,這些都是慈濟十幾年來在帶動的。」李愛民主任最後說:「今年完成醫院院誌的編寫工作之後,要用筆頭記錄下每一位在醫院服務的志工的故事。」

菲律賓的頗斯索醫師(Dr. Proceso Radovan)與太太米爾德醫師(Dr. Mildred Radovan)是天主教徒,經常參加義診,二○一六年因受邀參與一場牙科義診而接觸慈濟。頗斯索醫師記得,剛開始是兩張診療椅,每場義診服務三十到四十名病人,由於需要服務的人愈來愈多,便再增加七張牙科診療椅,加上慈濟帶來藥品、志工與所需要的器具,「有慈濟的支持,之後每次義診都能幫助約一百到一百四十位的病人。現在每個月舉辦一次牙科義診,我們的服務對象是居住在河邊的貧窮居民,他們沒有刷牙的習慣,也沒有洗澡,但我們每次都是歡喜來義診,因為可以拔苦予樂,讓這些病人得到服務。」

行善及時 為祥和世界出一點力量

「我回頭看我這五年走來的路,很多時候,我能繼續的走下去,來自於真誠的、無疑的信任,這種信任讓我很感動。」馬來西亞的家醫科陸忠平醫師分享,加入人醫會五年來,不論是承擔世界腎臟日活動的總協調工作,或是執行健康入校園的計畫,他都感受到團隊充分的信賴與託付。而因為被相信,責任也愈大。今年從檳城搭機來臺參加人醫年會時,吉打慈濟人醫會的負責人莊醫師提及,計畫要在尼泊爾設立洗腎中心,想問問看他能不能幫忙?三十多歲、剛成家立業的陸醫師想到,昨晚與自己兩歲的兒子視訊時,孩子童稚地問爸爸在哪裡?可以回來嗎?他感到猶豫,不知道自己到底有沒有能力同時兼顧這麼多。「我最大的功課,就是在這些同時發生的事,找到一個平衡點,我會努力去克服。來人醫年會,看到許多醫師所做的,再反觀我所做的,真是微不足道。雖是渺小,正如《無量義經》所言,『一生無量,無量生一』,我還是願意為祥和世界的目標付出我一點點的力量。」

美國的卡麗娜醫師(Dr. Carian Quintana)持續在家鄉尼加拉瓜當志工,幫助小孩和寡婦,以及食物的發放。「去年當地出現一種不明的疾病,對病人造成慢性腎臟衰竭,我們想研究為什麼他們會得到這麼奇怪的病。希望有一天,慈濟能到我的故鄉,一起幫助需要幫助的人。」

放下貢高我慢 拾回初心

緬甸自然禪修中心護理長秋能捨,很感恩來自臺灣、馬來西亞與當地的慈濟志工,到中心做過四次義診,並且協助進行傳染性疾病篩檢,而為了有效展開隔離治療,更協助援建五間新的病房。看到慈濟志工來協助時的行儀和言談的態度讓她很好奇,「這是什麼團體?怎麼那麼有禮貌。」,很欣賞他們。來到這個營隊,秋能捨看到所有慈濟的醫護人員,上至院長下至員工,都是那麼愛他們的病人,秋能捨說﹕「我很懺悔,我在中心當管理層人員,每次看到不滿意的都會罵人,回去我要改變自己,我要把病人當做我的親人來照顧。」

北京的外科醫師甘業華發現在行醫過程中,不知不覺變得驕慢自大,目中無人。參加人醫會這一年來,他開始改變。甘醫師記得父親在他十七歲時生病住院,那時的他,除了悲傷,記得的就是當時那位醫師的慈悲,促使他立志考醫學院,後來不知不覺遺忘了初衷。

現在的他變得慈眉善目,看到病人來到診間,會親切地說︰「您請坐!」「您請說!」當病人要離開時,還會說「您不要太擔心唷!」甘業華還主動聯繫隔閡了二十年的哥哥,開始吃素,進而參加慈濟見習培訓。甘醫師幽默地說︰「這一年,我找回從醫的初心,失去了貢高我慢。」頓時全場大笑。接著,他當下發願要做素食講師,做一千場次的演說。隨即全場響起如雷的掌聲,給予他最真誠的鼓勵。

當眾人分享告一段落,由大林慈院團隊帶動大家唱<人人做環保>,大家從蒲團緩緩站起來,一起跟著動動手動動腳,舒緩一下身心。上人上臺即跟大家溫馨問好,幽默地說︰「做健康操是我為你們爭取的福利哦!」

上人話說從前,追憶二十二年前一群菲律賓名醫在中秋節回到靜思精舍團聚的往事。他表示這些名醫跟著慈濟人到離島偏鄉,在破落的環境中克難地為窮困的人們做義診、手術。當時,一天都有數千人接受治療,牙痛、白內障、腮腺炎……都因這些醫師的治療,而解除病痛。上人在追憶這些良醫的同時,也勉勵人醫會的醫師,要繼續傳承這樣的精神,更期許大家能夠年年中秋,團聚在花蓮、在靜思精舍。

柬埔寨詹‧梭坤席亞護理師感恩四天人醫年會美好的學習因緣。

越南的張氏秋蘭護理師,看到慈濟醫院院長們領隊為關懷戶打掃的畫面感到震撼,願將人文醫療精神分享同事、朋友及落實工作中。

馬來西亞陸忠平醫師自我期許,為祥和世界的目標付出一點點的力量。

泰國的普蘭瓦迪醫師(Dr. Premwadee Thawornprdit)(左)及彼拉維奇醫師(Dr. Peerawich Jeeratheepatanont)(右)分享。

印尼的雅沙瓦堤醫師(左)分享在罹癌時幸有上人的開示與書籍,在最脆弱時獲得生存的毅力和力量。右為譚祥華師兄。

緬甸自然禪修中心秋能捨護理長(Cho Cho Wynn,左),感恩慈濟志工為中心三千多位住民進行義診與傳染性疾病篩檢,更協助援建五間新的隔離病房。

大陸甘業華外科醫師發願推廣素食,要做一千場次的演說,獲臺下如雷掌聲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