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張翠娥 攝影/葉唐銘

走在晨風中,莊嚴的靜思堂矗立在前,北邊是慈濟醫院、南向是慈濟大學。來自馬來西亞的崔邦媛醫師雖是第一次到花蓮靜思堂,內心卻感動莫名。經過一天的研習課程,迴盪在腦海裡揮之不去的是昨天上午「模擬手術心得分享」這一堂課。

「當講師分享慈濟大學醫學系學生對大體老師的那一分感恩尊重愛,自己覺得很慚愧。」崔邦媛內疚的說:「雖然我在上解剖學課程的時候,有先誦經將功德迴向給大體老師,但是在當下,我覺得我對大體老師還是有不尊敬的做法,為了要更了解身體的構造,那時候我們學校沒有像慈濟大學這樣給無語良師保留一個很完整的大體。」崔邦媛相當自責。「我真的很懺悔,聽完那堂課,我心中一直默默對之前解剖的那位大體老師說:『對不起,我心裡很慚愧沒有做的那麼好』。因為有了他的犧牲,才能讓當學生時的我更了解身體的構造」。

經由朋友介紹參加今年三月在馬來西亞舉辦的「國際慈濟人醫論壇」,讓她對慈濟的醫療人文更加清楚,激發她想到台灣來更進一步了解慈濟,因此報名了「2017年國際慈濟人醫會年會」。

這次年會主題「2500年的誓約」,崔邦媛認為這不單單只是誓約。她強調醫師受袍的時候,都要宣讀醫師誓言,發願用心守護人民的生命。「就像上人所說的,我們累生累世的一份約定,已經有了這個約定,所以我必須要對我的誓言做承諾,承諾了就要圓滿,如果我沒有這樣做的話,這樣就白來一趟了,人生苦短。」

崔邦媛娓娓道來她剛從醫學院畢業的時候,總覺得當醫師很辛苦,除了要懂得的專業比其他職業還要多很多以外,還要有愛心跟耐心,尤其是小兒科醫師。因為她覺得小孩很吵,小孩生病大都只會用哭來表達,看病都是要透過家長轉述,打針時也是要好幾位護理人員幫忙按壓才有辦法安撫。因此崔邦媛一直都不想當小兒科醫師,但因緣就是如此,剛開始到「雪蘭莪州萬津醫院」服務,院內剛好缺小兒科醫師,百般不願意還是得接受。幸好崔邦媛從小就在家人的影響下茹素、篤信佛教,遇到不順心的事會用佛法來轉念,調整心情及工作上所面臨的困難跟糾結。

「我的病患是剛出生到十二歲的小孩,每一個病人都是老師,雖然這些病人還是小孩,我也要感恩他們。他們生病了也很痛苦,因為他們,讓我們學到更多,有很多事是我們在課堂上學不到的。」慢慢地,崔邦媛從醫治病人中體會到,身體雖然很累但其實是在幫助人,轉念後,心裡的那一分喜樂不一樣了,「跟你考試拿第一名,或跟你一個特優生的感覺也是不一樣的。」

崔邦媛很喜歡慈濟以關懷為出發點的醫療人文,就是「病人走不進來,我們要走進去」。她目前服務的雪蘭莪州萬津醫院小兒科,也是固定每年去一次比較偏遠地區幫原住民做義診。

「花蓮靜思堂的環境很好,語言也能溝通,因為家人篤信佛教,我從十二歲就開始茹素,沒有飲食上的問題。」崔邦媛希望明年還能有因緣再來參加人醫年會。「我這一次回來,把自己歸零來充電,就像是一個加油站,把在這裡所學到的東西帶回去馬來西亞實現在我的工作場合中。」

訪談結束後,負責接待的師姊特別精心準備了好幾張靜思語書籤,當崔邦媛一看自己抽選到的書籤上寫著「常生埋怨,滋生無量煩惱」,她訝異地說:「這一個靜思語跟我現在的心情是很接近很契合的,所以說這次是回來充電的。我現在就是剛好遇到瓶頸,所以希望抽到這個靜思語能夠讓我來突破我現在面臨的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