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陳寶滿 攝影/陳基雄、楊文道、歐明達

陳界漢醫師說:「曾經遇到困難或灰心的時候,四諦法(苦、集、滅、道)是我的心靈良方。」她將所有薰法香的內容存到記憶卡,每天反覆的複習。

常言「富人一餐飯,窮人半年糧」,正是現今世界貧富差距的真實寫照。窮人與富人到底有什麼差別?時下的文明病「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已經不是有錢人的專利,在緬甸的偏鄉也起了共鳴,「三高」成了窮人的隱形殺手!

有苦的走不出來 有福的走過去

回想幾十年前的臺灣農村社會,牛車是農民重要的交通工具,孕育著農村社會的子民。現今的文明社會,牛車已然成為文物博物館裡的展示品。但在2017年10月3日來自全球二十個國家,四百多位學員,一連四天齊聚花蓮靜思堂,參與慈濟國際人醫會(TIMA)第十九年年會,這當中也有不一樣的牛車故事。

緬甸人醫會的醫生在岱枝鎮的十三個小村落持續進行義診。村落普遍貧窮,讓家庭醫學科的陳界漢(Yin Yin Aye)醫師心繫苦難人:「有苦的人走不過來,有福的人就要走過去。」繼2014年之後,陳醫師第二次回來臺灣參加TIMA年會,包括同行的志工總共十四位,分享他們在緬甸救拔苦難的事跡。

「從早上『二千五百年的誓約』的課程,我學到關懷與愛,在這裡看到人與人之間的關懷與尊重」。陳界漢覺得這是可以帶回緬甸,去幫助改善當地人的想法和做法。對病人的愛與關懷需要有耐心,從自身做起,再把它傳達給緬甸的團隊,讓大家都能感受到。目前在緬甸人醫會的醫師只有三位,幾位醫科大學生,有空時參加義診,還有當地的志工。

緬甸人民以從事農業居多,當地的慈濟志工在岱枝鎮瑞那滾村發放稻種,協助農民水災後復耕,結下善緣。一把米的故事在鄉親口耳相傳下,截至2017年2月已有八個村三百一十五戶響應日存米撲滿。有鑑於偏鄉醫療缺乏,志工租用最原始的交通工具前往醫療送愛,為村民看病給藥。

陳界漢醫師(前右一)專注聆聽「二千五百年的誓約」,對病人的愛與關懷需要有耐心從自身做起,她要再把這些好的東西傳達給緬甸的團隊。

善用牛車 救度苦難

曠野的鄉村,黃牛馱著牛車行走在路上,牛車上載的不是農作物,而是慈濟人醫會的醫生陳界漢、兩位醫學生和慈濟志工。黃牛使力地往前奔跑,塵土隨風飛揚,一行人在牛車上的顛簸搖晃、臉也蒙上厚厚的灰塵。走過鄉間平坦路,艱難的任務才要開始。上善若水,看似細微柔弱卻堅韌的陳界漢說:「我們早上五點就出發,牛車行在陡坡上,其實在我的心裡也很害怕,但這也是一種學習。」

斜坡大約四十五度的路面,經過三個半小時的路程,一群人才抵達。雖然距離不是很遠,但因為路不好走,所以要花很多時間。租用牛車義診的想法來自當地農民,因為要進去偏鄉的路,非常難走,車子無法進入,當地的農民說,要進去只能搭牛車。但是當地志工有限,如果有特別需要幫助的人,就會特別安排。

義診關懷只有夏天才能前往,雖然路面顛簸,灰塵多,卻阻擋不了他們關懷當地鄉親的心;而冬天因為下雨,路面泥濘,牛車行在路上容易打滑造成危險,所以不能進去義診。「緬甸典型的季風性氣候,涼、乾、雨三季分明,想要做好事,還需要有好因緣。」陳界漢說:「透過牛車義診,讓我可以很耐心的去完成這件事,也因為有這樣的模式,我們才能完成義診工作。」

病痛來磨 遇人醫展歡顏

村落的第一位病人是先到陳界漢醫生的診所就醫,再拜託陳醫師到他的家中診療。當地的慈濟委員告訴陳醫師,村裡有很多五十多歲就中風的人,所以醫生決定到村落去診療。由於經濟生活條件不佳,村民普遍都忍著病痛,尤其上了年紀的長輩,幾乎都是慢性病纏身,卻也不曾上過醫院。

當時,村民看到醫師到來,眼神充滿希望。村民臉上露出的笑容,那分喜悅難以形容,也深深烙印在陳界漢的心裡。村落的第一位病人血壓收縮壓二百二十,舒張壓一百二十,讓她睜大眼睛,嚇著了!在這窮鄉僻壤,村裡沒診所、沒藥店,村民血壓卻如此之高。

村民說他們都吃棕櫚油,一罐緬幣二千二百元,約新臺幣五十元。其他的食用油村民買不起,大概貴了三倍左右。家裡的魚醬是河裡小魚醃製的,要吃就倒一點出來煮。省錢加上重口味的飲食,讓村民的慢性病日益嚴重。加上就醫不便與昂貴的醫藥費,傳統的草藥成為他們的首選。

陳界漢細細診察、瞭解後發現,村民貧窮與飲食文化是影響身體健康的主因。在飲食中,又包含酒精,所以村民罹患「三高」的比例是很嚴重的,也發現還有其他六位村民,也是因為中風而影響健康。棕櫚油飽和脂肪含量高,人體很難代謝,容易導致血管阻塞,引發中風。所以陳界漢建議村民注意用油,少吃醃製品,用糖和鹽混合使用,來取代味精,希望村民能先從改變飲食做到自我保健。

在緬甸偏鄉,陳界漢找到身為人醫的責任,於是她發願每個月來為村民看病,和團隊們努力傳遞正確的飲食習慣。她仔細聆聽病患的心聲,細心關照。有位老奶奶中風臥床,忍受病痛三年,陳醫師為老奶奶按摩復建,醫學生也用心學習。村民向醫師感恩:「遇到大家,讓我們增加了健康知識。」村民很開心,記住醫師的教導就可以健康長命,也領了竹筒,希望可以幫助比他們更困難的人。

難行能行 恆持四諦法

在行醫的過程中,困難一定是有的。在當地需要其他醫師共同去服務時,因為當地醫師很少,女醫師義診也有不便之處。而每次義診得耗費許多時間在交通上,使得服務病人的時間變得很有限,因此醫生們幾乎沒有休息,回程也都是夕陽西下。陳界漢因而擔心醫生會在義診中,失去服務的耐心。另外勸素也是一個挑戰,因為在當地要吃素食,實在不方便,這是必須再努力的。

「我試著邀請我的醫療夥伴,來參加TIMA,KHIN MAR THU(譯:金瑪茹)醫師就是第一次參加。」陳界漢從參與課程、上人開示中,理解更多層面的意義,希望未來可以幫助夥伴建立信心及動力。「我每次回來年會,都會得到更多的能量,讓我繼續堅持做這件事。」她說,有時也會灰心,這都是自然的,但只要能有機會回來精進,補足能量,就能夠繼續堅持。

畢竟TIMA研習的課程一年才一次,在當地是如何的堅持,才能持續呢?在緬甸,陳界漢邀請醫生夥伴們到慈濟共修處,車程約三小時,提供他們素食,也讓他們有一個學習的環境,去了解慈濟在做什麼,這就是她在緬甸能繼續堅持的方法。

她將所有薰法香的內容存到記憶卡,每天反覆的複習。「遇到困難或灰心的時候,四諦法(苦、集、滅、道)是我的心靈良方。」陳醫師從中體會到,生命只是一時的,苦難卻偏多,儘管能幫助苦難人的力量有限,但在心智上卻可以培養愛與關懷,去對待所有眾生。

緬甸的偏遠村落,在陳界漢醫師與志工的努力之下,已有實際的改善,他們也帶出當地志工回饋鄉親。身為一個醫師,面對文明與落後,心靈會有什麼樣的衝擊與撼動?陳界漢說:「我很憐憫這些受苦的病人,就像上人說的,慈濟志工去幫助別人,而醫生也要用同理心去關懷病人。」

充電再出發

透過義診,陳界漢看見苦難:「我覺得自己比較不像以前那麼貪心、容易有瞋念;負面的想法也慢慢地減少了。」她最大的期待,是希望來參加年會的夥伴們充滿電,回國之後也能繼續參加義診,並促進區域間的互助,增強力量。

緬甸的牛車義診,猶如「大白牛車在《法華經》中的大乘法,譬喻可以運載群生走過病苦,重拾人生價值。四十二歲的陳界漢沒有婚姻的牽絆,為醫療奉獻。走在行醫路上,用愛與關懷守護生命、守護健康、守護愛,繼續在苦難人的大福田中譜寫美善人生。 

陳界漢醫師(右一)從志工酈長春(左一)手中拿到靜思語書籤,由中區志工黃逸樵書寫的靜思語,跟大醫王結善緣。(中為翻譯志工林明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