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價值何在?若只活在自己的世界,多享受、多消耗,是沒有價值的人生。我們要善用生命為人群付出,成為別人的貴人,才是真正發揮生命價值。人一旦有病痛,總是需要醫護來照顧,能運用專業守護生命、守護健康,這是醫療的價值。
花蓮慈濟醫院啟業迄今已經三十三年,回想當年要建醫院時是一無所有,沒錢又沒人,只因為花蓮需要一間醫院,就開始推動,幸好背後有慈濟人這股力量支持著,我也很自不量力地不斷往前走,所以每件事都能快速地實行。
早期慈濟人多是女眾,她們的力量一點加一滴,不惜辛勞地奔走募款,不知踏破了幾雙鞋,那分真誠感動了家人或社會人士,願意共同投入,點點滴滴就慢慢匯聚成大力量。
又如當時臺大醫院的楊思標院長以及杜詩綿、曾文賓二位副院長,都很支持我們,而且一路陪伴。每次到臺北,都是利用他們下班後開會,直到深夜十二點左右才離去。醫院完成後仍然持續投入,第一、第二任院長即由杜院長及曾院長承擔,楊教授也是「慈濟護專」創校校長,這一分情,我是打從內心珍惜與感恩。
記得曾有醫界人士說:「師父很大膽,可知道最難管理的就是醫院,那些人很驕傲。」我說:「驕傲是一回事,但是有了醫院就能救人。我沒有想過如何管理醫院,只要有少數人發心,多數人都會被影響,最需要的是能夠真心愛人的醫師,花蓮一定要有。」
如今臺灣已有七家慈濟醫院,每次聽醫療團隊分享,為拔除病苦所展現的真誠大愛,感受都非常深刻,相信慈濟人也會很欣慰,不辜負他們步步辛苦的募款,每一分付出的力量猶在,所成就的醫院真的救了很多人,對醫療志業我無遺憾,與有榮焉。
本文出自:《四分之一世紀的愛與感恩:慈濟醫療志業25周年》開示日期:2011年8月
從花蓮慈院啟業到現在,不知覺中,四分之一個世紀過去了。從創院時,醫師不及十位,護士僅有八十人,到現在六院一家、四大合一,在全臺、甚至隨著國際賑災的腳步,在全球各地發揮醫療愛的功能,令人備感欣慰。
由無數心血澆灌而成的醫院
生命是最尊貴、也是最平等的,在生老病死的嬗遞中,病是最痛苦折磨的。當初會排除萬難,啟建醫院,也是緣於「貧由病起,病因貧生」,循環往復,脫苦無期;或者家中支柱病倒了,缺錢少醫藥,以致小病拖成大病,連累整個家庭。當時東部人口嚴重外流、人口老化,醫療設施遠不如西部,唯有啟建一座現代化的綜合醫院,生命才能得到保障。
很感恩當年全臺十幾萬會員大德的發心護持,為了我要在東部建院,有人磨破手皮,賣身為傭,先向老闆預支三年的工資;也有不少幕後委員,既不曾來過花蓮、也不曾與我見面,只聽說師父要建院,就拿著本子一家家鞠躬彎腰勸募;更有許多委員,只要募到一萬元就發願禮佛一百零八拜,以此感恩發心大德……點點滴滴,說不盡的感人故事。我當時常說,如果心血有形,醫院的每一塊磚,每一吋土地,都是用心血澆灌而成的。
慈院竣工啟業後不久,慈濟人開始分批輪流走入醫院,以志工身分,溫顏軟語地在各個角落穿梭膚慰病患,同時搭起病患與醫護間的橋樑,撫平家屬焦躁不安的心緒。還得扮演標準化病人,協助醫學生熟悉臨床技巧與病患溝通能力。
感恩所有慈濟人為了護持師父的四大志業,出錢又出力;在生命的最後甚至捐出大體,供醫學生解剖實習。或捐作大體模擬手術,供醫學系的準醫師及海內外醫師進行手術訓練。這些捨身菩薩,生前喜捨時間、體力、財力、心力,將生命的時光都奉獻給慈濟,身後還要發揮生命最後的使用權,奉獻醫學教育培育良醫。
即便說盡千言萬語,都無法表達感恩於萬一。
印順導師(右二)雖然擔心弟子證嚴法師(左一)身體孱弱如何負荷籌建醫院的沈重壓力,但仍給予精神與實質上的最大支持。圖為印順導師蒞臨佛教慈濟綜合醫院第二次動土典禮,時為一九八四年四月二十四日。攝影/林瑛琚
樹立起醫療人文的典範
慈院是一座用無數愛心澆灌砌築起來的醫院,從第一任杜詩綿院長開始,繼任的曾文賓院長、陳英和院長、林欣榮院長、石明煌院長,到現在的林俊龍執行長,都能秉持師父的願望,以醫者的使命,把愛的醫療人文落實在醫院。
醫師是「大醫王」,大醫王就是活佛;護士如「白衣大士」,白衣大士正是觀世音菩薩。感恩慈院的醫護行政同仁都能抱持佛陀的本懷、菩薩的情操,視病如親、亦視病如己,不只搶救生命,還啟發心靈,提升生活品質,改善家庭環境。醫師付出的愛,病患回饋感恩的情,這種至真至善至美的醫病情,已在臺灣樹立起醫療人文的典範。
花蓮慈院從一個社區醫院,進展到區域醫院,現在已成為守護東臺灣的醫學中心了。僅管過程備極辛苦,但醫療團隊精湛的醫術,體貼又細膩的人文情懷,收納了東臺灣,甚至國際間各式疑難雜症的病例,把慈濟的醫療之愛撒播得更遠更廣,令病苦眾生得能獲救而安,全然體現佛教無私大愛的精神。
像二○○三年為菲律賓的慈愛、慈恩這對連體嬰進行分割手術,如今這對姊妹花活潑可愛,都已上小學了,且會拿著募款箱為海地震災勸募,父母也從鄉下來到馬尼拉,安排他們進入慈濟工作。去年同樣為來自菲律賓,臀部相連的玫瑰姊妹作分割,手術很成功,由當地慈濟人繼續陪伴照顧中。還有新加坡的潘氏兄妹,不幸罹患神經系統失調的罕見病例,全身不斷抽搐,痛不欲生,經過醫療團隊手術植入晶片後,坐上輪椅的他們終於綻放笑容了。凡此種種,雖是醫學中心必須承擔的使命,卻能表現得如此出色和卓越。
一九八五年五月,花蓮慈濟醫院首任院長杜詩綿教授自證嚴上人手中接下聘書。時任臺大醫院副院長的杜教授(左一) 說自己體內有顆「定時」炸彈,證嚴上人(中)回應自己的心臟病也是顆「不定時」炸彈, 所以要珍惜時間,充分使用生命。杜教授因上人鼓勵接任花蓮慈院首任院長,為醫院奮鬥近六年, 遠超過當初預估的三個月生命,也為慈院奠定專業基礎。
述說不盡的醫病情
醫療人文以花蓮慈院為起點,延伸到玉里、關山、大林、臺北、臺中五家醫院,都以「守護生命、守護健康、守護愛」為中心主軸。
大林慈院的陳品汎醫師為了讓單親爸爸安心住院,將病患的四個孩子接到家裡,當成自己的女兒般照顧。劉耿彰醫師為九十幾歲的老人一而再、再而三地開刀,最後換上人工髖關節,老人家行動自由了,就是信任劉醫師。還有張兼華醫師奉獻自己的結婚禮金,為貧困的長者裝上心臟支架。更不用說尹文耀副院長為移植手術病患開完刀,儘管疲憊不堪了,只敢坐在椅子上打盹,仍寸步不離的陪伴在病患身邊。大林慈院豐沛的人文氣息,每每思之,都覺得心很甘甜。
臺北慈院的黃玄禮醫師及周邊血管治療團隊,對生命永不放棄的精神也很令我感動。為了幫助糖尿病患免於被截肢的命運,他得揹著十幾二十公斤重的鉛衣,在心導管室為病患疏通阻塞的血管,這一站就是二到四個小時。在他與洪碩穗醫師的努力下,至少保存了三百隻腳;被宣布需要截肢的病患視他為最後的希望,口耳相傳,有遠從中南部專程北上求醫者,他是來者不拒,體力卻也透支了。這不就是活佛的心嗎?才能視天下眾生如一子。
玉里和關山慈院都是搶救生命、守護愛的地方。很感恩張玉麟和潘永謙兩位院長的用心,不只醫病、醫人,更醫心,把整個鄉鎮當成一個大家庭,讓村民來到醫院就像回到家一樣。每個星期週末,院長都帶著醫護人員上山、下海不停歇地去往診,像在照顧自己的親人一般。
馬來西亞的交換學生騎腳踏車在玉里出車禍,腦部受到重創,是玉里慈院將她搶救回來;位在南橫公路出口的關山,常有車禍重傷患,幸好有關山慈院守護在當地,讓垂危的生命得以延續。醫護團隊用愛去投入生命,搶救生命,是我最安慰與感佩的。
杜院長夫人杜張瑤珍女士是慈濟醫院最早的志工之一,總能看到她膚慰病人的身影。圖為上人與杜院長夫人(中)至病房探視病人。左一為現醫務部組長曹寧求。
六院平齊一念心
更令人感動的是六院一家親,評鑑時,彼此關懷,互為善友,一起向受評的醫院提供中肯的建議。還有資源、資訊以及管理規章制度的共享等,每家醫院雖然是各自獨立運作,背後卻有其他五家醫院在支持。合和互協力量大,在受莫拉克風災肆虐的災區,六家醫院都有醫護行政人員投入義診和清掃;杉林大愛村的連鎖磚,也含藏著六院同仁的汗水與愛。在慈濟愛的氛圍中,人人都提升自己的愛心,也增長了清淨的智慧。
學校是培育良醫的種子,醫院是推動良醫搖籃的雙手;為了培植良醫,提升醫療的品質,而在東部辦教育,設立醫學院。很感恩慈濟大學與醫療志業彼此相輔相成,合作無間,醫學院提供醫師繼續進修深造的管道,大醫王也化身為師長,向醫學生傳授臨床的知識與技巧。慶幸有醫學中心級的醫院矗立在東臺灣,還有辦學口碑良好的慈濟大學與中小學,海內外許多菁英都回流了,如今花蓮人才濟濟,不再是人口凋零老化的縣市了。
六院一家,前景可期;四大一體,平行發揮慈濟人文。慈善與醫療攜手,醫療與教育並行;期待醫療志業也像立體琉璃同心圓般晶瑩剔透。六家慈院在院長、副院長的領導下,六院平齊一念心,在臨床、研究、教學等各方面精益求精,形象拉高、技術普及,分享給其他的醫療院所。讓各地醫界人士看到慈濟人文,感受慈濟醫療視病如親之愛,起愛與善的良好效應,將醫療人文典範從臺灣,大力推向國際社會。
二〇一一年七月二日於新醫療大樓搬遷前,上人、精舍師父與四大志業主管蒞臨臺中慈院關懷,於大廳合影留念。攝影/賴廷翰
註:臺灣慈濟醫療網現有七家慈濟醫院,斗六慈濟門診部於2019年1月升格為斗六慈濟醫院。
時間累積一切,人生最重要的,是把握時間付出在人間。「分秒不空過,步步踏實做」,雖是簡單的話,但需要守住自己,前面的分秒記憶不忘,後面的方向才能始終如一不偏差。
最近一直提起莫忘那一年、那一念,哪一年我們起什麼念頭,做了什麼事情,真要用心體會。一九八八那一年,有位菩薩走進慈濟醫療志業,他一路守信、守誠,視病如己,真心愛護病人,他就是現任臺中慈濟醫院簡守信院長。簡院長不只守住醫療本行,並挑起人文大梁,主持大愛臺《大愛醫生館》節目。
通常人是生病才到醫院,但是預防勝於治療,我們很期待開一家「醫生館」,能讓未病的人知道如何預防生病,讓身體出現狀況的人知道要儘快就醫。那麼該由誰當館主?人的身體是一種藝術,得知時任大林慈院副院長的簡院長,對藝術、人文、美學很有興趣,想必由他承擔最有意義。
原本疾病總讓人感覺冰冷,他卻可以用圖畫做解說,以故事來比喻,溫馨地帶入對人體的詳細講解,讓觀眾了解病從何來。他的分析簡明易懂,許多人因為收看節目,對身體狀況有所警覺,及早發現疾病、接受治療。而節目中瀏覽的一幅幅畫作,不僅「畫中有話」,更是「畫中有法」,令人歎為觀止。所以,簡院長的「粉絲」很多。
《大愛醫生館》開播至今十八年,已經滿五千集,簡院長除了主持,內容構思、素材蒐集全都自己來,投注非常多心力。而他能跨領域融合醫療與藝術,深入淺出,也可謂「智慧如海」。很感恩簡院長守志不動,長時間用醫療說法,讓家家戶戶只要打開大愛臺,就能吸收到正確的衛教觀念,真正守護民眾健康。
各院區簡介
-
-
For more professional Joomla 2.5 templates & extensions:
- Check out our demo at http://www.joomlart.com/showcase
- Like our fan pages on FB: - http://www.facebook.com/joomlart
- Follow us on Twitter: http://www.twitter.com/joomlart
1. Largest Selection of Club Templates Anywhere
2. Flexible Layouts - Powered by the FREE T3 Framework for Joomla 2.5: http://www.joomlart.com/forums/downlo...
3. Accessible Design - SEO Friendly
4. Joomla 2.5 template - Drupal 7 theme - Magento 1.7 theme
5. 100% Satisfaction - Money Back Guarantee
6. Industry Leader in World Class Designs since 2005
Join Over 220,000 Community Members Now!
FREE responsive Joomla 2.5 template download - JA Elastica: http://www.joomlart.com/forums/downlo...
Our Drupal themes has moved to http://www.themebrain.com/ -
Congrats! - Kevin Pauletti, Orlando is the winner of the OnePlus One giveaway 2014.
Sed tempus velit
Cras fringilla magna eros, eu ultricies velit mattis at. Sed tempus velit ac magna rutrum ullamcorper.
Aliquam fringilla tristique erat, id malesuada turpis congue vitae. Duis eget euismod dolor. Etiam ac tincidunt ipsum. Morbi ullamcorper erat et bibendum fermentum. Mauris consequat accumsan metus in vulputate. Proin odio ipsum, malesuada in arcu egestas, viverra tincidunt leo. Etiam fermentum felis consectetur fermentum auctor. Curabitur quis maximus turpis, eu porttitor velit. Praesent id sem porta, tristique massa et, euismod ante. Sed semper mauris metus.
Aenean at est
Proin suscipit nulla nec justo suscipit pulvinar. Vestibulum lobortis, tortor non sagittis elementum, nibh ligula vulputate purus, pharetra euismod ex augue a metus. Nullam fermentum lobortis risus, et placerat tellus malesuada at. Aenean at est massa.
-
Sed tempus velit
Cras fringilla magna eros, eu ultricies velit mattis at. Sed tempus velit ac magna rutrum ullamcorper.
Aliquam fringilla tristique erat, id malesuada turpis congue vitae. Duis eget euismod dolor. Etiam ac tincidunt ipsum. Morbi ullamcorper erat et bibendum fermentum. Mauris consequat accumsan metus in vulputate. Proin odio ipsum, malesuada in arcu egestas, viverra tincidunt leo. Etiam fermentum felis consectetur fermentum auctor. Curabitur quis maximus turpis, eu porttitor velit. Praesent id sem porta, tristique massa et, euismod ante. Sed semper mauris metus.
Aenean at est
Proin suscipit nulla nec justo suscipit pulvinar. Vestibulum lobortis, tortor non sagittis elementum, nibh ligula vulputate purus, pharetra euismod ex augue a metus. Nullam fermentum lobortis risus, et placerat tellus malesuada at. Aenean at est massa.
食譜提供:陳中奎中醫師
中藥材:
溫補(適合體質虛寒):
黨蔘2兩、白朮2兩、茯苓2兩、炙甘草5錢、當歸1兩、川芎1兩半、熟地3兩、白芍3兩、肉桂2錢、黃耆(晉耆)2兩、淮七2錢
寒補(適合體質燥熱):
黃精6錢、玉竹6錢、首烏3錢、黃耆(晉耆)4錢、枸杞3錢、麥冬6錢、大棗30顆
作法:
1. 鍋中置入中藥材後,加水蓋過藥材即可。
2. 水煮滾後,轉至中小火熬煮30~60分鐘。
3. 撈起藥包後,依個人口味加入水稀釋濃度。
4. 可依個人喜好加入紅蘿蔔、白蘿蔔、玉米、高麗菜、香菇等熬煮。
5. 依個人喜好,添加適量調味料(鹽巴、香菇粉等)即可完成。
出處:《人醫心傳》第144期「心素食儀」
慈濟骨髓幹細胞中心成立二十二年來,跨海髓緣新年元月添歷史新頁,波蘭首例受贈者已在日前完成移植,臺灣骨髓捐贈者的愛心也因此遍及全球三十個國家地區。
慈濟骨髓幹細胞中心在二○一五年八月上旬累計完成四千例捐贈後,一月十四日,再寫下新的紀錄。當日中午,來自波蘭的取髓代表Tomasz Zaleski審慎的核對相關資料,完成首例取髓作業後,花蓮慈濟醫院院長高瑞和指出,骨髓捐贈印證了慈濟大愛無國界的精神,他也獻上誠摯的祝福給遠在歐洲的受贈者。
這次跨海接受造血幹細胞移植的是一位六歲的亞裔女孩,罹患急性淋巴性白血病,去年,在歐洲的骨髓庫找不到合適的捐贈者後,轉向亞洲地區的骨髓庫尋求生機,最後在慈濟骨髓幹細胞中心成功的配對到合適的捐贈者。Tomasz Zaleski表示,這趟旅程單單從波蘭到花蓮,輾轉花了將近三十小時,很感謝捐贈者。
慈濟骨髓中心自成立以來,已邁入第二十三年,不僅通過世界骨髓捐贈者協會(The World Marrow Donor Association,簡稱WMDA )的進階認證,資料庫目前累計志願捐贈者資料超過四十萬筆,尋求配對的病人累計超過四萬七千人,截至去年十二月底,骨髓及周邊血的捐贈累計有四千一百六十人,跨海個案有二千五百九十六例,捐贈者的愛心足跡已遍及全球各大洲。
近十年來,在慈濟骨髓中心每年平均有三百三十至三百五十位捐贈者,去年有三百七十五人,高瑞和院長指出,骨髓中心每月在臺灣各地舉辦驗血宣導活動,很感恩鄉親支持、參加驗血活動成為志願捐贈者,有助於提高配對成功的機率,帶給病人重生的機會,也帶給病人家庭無限的希望。
另外,在臍帶血捐贈上,高瑞和院長說,骨髓中心自二○一二年起與中華民國血液暨骨髓移殖學會合作,每年提供四十位病人免費的臍帶血,一位受贈者最多可接受慈濟骨髓幹細胞中心全額補助二袋臍帶血,因此不只小兒血液病人,甚至成人都可經由移植醫師向骨髓移植學會申請,參加慈濟臍帶血全額補助供應計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