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間的大哉教育

 

主述/劉怡均 文/楊金燕、溫寶琴 攝影/林鼎傑

2020年新冠疫情爆發,當全球籠罩在不可知的病毒威脅下,慈濟大學以教育帶領學生盡一份地球公民的責任。

慈大校長劉怡均提到,在疫情剛爆發時,慈大便與中央研究院及臺灣幾所大學共同合作,研發出三種檢測快篩試劑,包括新冠病毒抗體快篩試劑(援助南美洲、東南亞等海外七國19.5萬劑)、抗原快篩試劑(援助臺灣19個單位60萬劑),以及綜合性抗體快篩試劑。

其中,慈大研發的抗體抗原檢測試劑加上慈善援助,獲得2021「SNQ 國家品質標章-醫療週邊類/公益服務組」認證,給了慈大團隊莫大鼓舞。

除了研發試劑外,慈大公共衛生系教授也組成了全球流行病學的研究團隊,針對慈濟捐贈試劑的檢測結果進行大數據分析,以深入了解流行病學的傳播走向,用於未來疫病因應。

兼負社會教育使命

疫情剛在臺灣發生時,大眾對於冠狀病毒、抗體、抗原都不太了解,慈濟大學也承擔起社會教育的使命,2020年初即在官網設置「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每日問」,邀請慈大教授透過「每日問」為大家解說新冠病毒相關知識與解惑,以實用的圖文影音來教導防疫新知,讓許多慌亂的心得到安撫、全民一起有效防疫。

慈大也出版《新型冠狀病毒大解密》繪本(劉怡均/著),讓防疫知識向下扎根,此書有中、英文版,也捐贈到全臺各級學校圖書館及海外的僑校,還獲選文化部「第43次中小學生讀物選介」。

除此之外,慈濟大學生命科學系許豪仁教授也研發出一個新冠肺炎的特殊治療方法。有鑑於新冠肺炎的中重症患者,體內細胞激素過多,易引起細胞激素風暴,甚至造成死亡。雖然對抗病毒感染必須分泌細胞激素,但是分泌過多則對人體有害,於是許豪仁教授發明了一條多靶點功能性胜肽,它很像細胞激素的過濾器,可以抓取、清除與發炎有關的細胞激素,來進行有效的治療。

以教育延伸愛的觸角

疫情期間全球的教育幾乎處在停課或線上課程擺盪的狀態,慈濟大學與慈濟基金會、土耳其的胡光中師兄合作,將愛的觸角延伸向世界各地。慈大搭起橋梁,讓慈大學生與滿納海國際學校的難民學生成為語言交換學伴(教英文、中文或各種知識),滿納海的學生也不致受疫情停課而停止學習,這個計劃慈大參與學生共630人次,被服務受益學生526人次。

此外,慈大也與慈濟基金會攜手援助烏克蘭學者與學生,慈大目前收了15位學生,上人也與他們會談、寬慰他們。其中一位學子後來寫了一封信:「與上人會談後,終於了解,心中不需再有仇恨,只要秉持向善的力量,善終究會超越惡。」

慈濟大學也跟烏克蘭東部受創最嚴重的大學,以及天主教的烏克蘭大學簽訂合作備忘錄,慈大提供線上教學、師生交流、研究合作以及學生短期研修等,期待這些學子能早日擺脫戰爭的陰影。

目前慈大以天空學院的線上學習、線上伴學教育,讓疫情中的學子停課不停學,共計開了35門課程,學員註冊人數2,405人,使用人次達17,993人次,瀏覽率達將近50萬人次 。

疫情下,唯有戒慎的大哉教育能安定人心;唯有虔敬的心,敬天愛地才能眾生平安。

慈濟大學校長劉怡均分享慈濟大學用教育帶領學生負起地球公民的責任。

共同研發三種檢測試劑,援助海外七國十九點五萬劑;抗原快篩試劑援助國內十九個單位六十萬劑。

慈大網站設有「新型冠狀病毒肺炎每日問」,邀請慈濟大學教授透過「每日問」為大家解說新型冠狀病毒相關知識與解惑。

疫情下,唯有戒慎的大哉教育能安定人心,唯有虔敬的心敬天愛地才能眾生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