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近良善 端正自我 北區羅文傑醫師

 

文/柯玲蘭 編輯/洪綺伶

「阿祖真的很高興!」羅文傑醫師說,這位案家的老長輩應該感受到慈濟人的愛了,跟著一起唱慈濟的歌,心情很好。

任職三軍總醫院松山分院的神經內科主治醫師羅文傑,於1999年接受已加入慈濟的親戚建議而加入人醫會,開啟延續至今22年的義診緣,連離島金門的義診也沒有錯過。羅文傑醫師自覺幸運,有榮幸為貧病的人付出。

愛與關懷是最有效良藥

北區義診除了定點義診,也會分配路線進行往診,如:瑞芳線、萬金線等,醫護及志工們每次會分線輪流關懷。後勤志工也都各有任務,機動組師兄負責載運及組裝牙科的器械至義診的定點;另有一些師兄會認養開車的勤務,負責接送往診的醫師、護理師、藥師、及在地訪視志工等,繞過海邊、爬上蜿蜒山路至個案家,進行兩個月一次的義診往診服務。

羅文傑醫師印象深刻的是瑞芳往診中的一個四代同堂家庭,近80歲的阿祖(「曾祖母」的臺語)、近60歲的阿公和一位讀幼稚園的小孫女同住一屋簷下。阿公的兒子入獄、媳婦離家出走,孫女只好待在阿公身邊。阿公曾輕微中風,在大家鼓勵他認真復健後,目前活動力正常,志工引領他到環保站做資源回收分類,也是一種復健。

阿祖有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病,幸有按時服藥,活動自如,平日幫鄰居收垃圾,一個月有幾千元收入補貼家用,阿祖自豪地說,這個年紀還有工作、還有在賺錢!

義診是定期兩個月一次,基隆區的在地訪視志工很用心,常常去關懷照顧戶。他們原本的房子屋況不佳,天花板、牆壁很髒,志工幫他們粉刷整修得很乾淨,也修整廁所,環境維護得乾淨適宜居住,是很實質的幫助。

因為阿祖、阿公會固定到醫院拿藥,人醫會往診主要是關懷他們用藥情形和阿公的復健狀況。阿祖曾說過因為沒什麼錢,親朋好友沒有什麼人去關心他們了,所以見到慈濟人很高興,有人關心她,她真的很高興。

謙卑戒慎防疫

羅文傑參加義診或往診時,看到社會上有這麼多辛苦的人、生活條件不好的人、或是有病痛的人,就是慈濟人常講的「見苦知福」,他認為,參加義診去幫助別人,收穫最大的是自己。當羅文傑醫師再回到工作崗位,在看門診或是巡診住院病人時,發現自己會更有同理心,也學習更謙卑的態度,他肯定自己參加了人醫會,對人生有很多正面的意義。

不管是2020年延續至2021年的新冠肺炎疫情,或是2003年的SARS,根源還是人類的貪念。羅文傑覺得人類要反省,應該要謙卑,生活要規律、要嚴謹、要戒慎虔誠。這是地球村人人要有的認知,但要全人類都做到完美,是不容易的事。

「若能與良善人的群體在一起,行為舉止自然而然就會比較良善,不會逾矩,會端正自己的品行。」羅文傑總結這是他22年參與人醫會活動的親身感受。

 2019年4月28日北區人醫會往診基隆市暖暖區,神經內科主治醫師羅文傑(左二)仔細為陳先生看診。攝影/陳何嬌

2020年10月25日羅文傑醫師(左二)與志工關懷偏遠鄉親長者,給予祝福。攝影/沈秋美

2020年12月27日瑞芳定點義診,羅文傑醫師(左一)親切詳細地問診。攝影/陳慧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