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探望媽媽的心 往診關懷偏鄉長者

 

文字/柯玲蘭 編輯/黃淑惠
攝影/劉茂松、謝海、江昆璘

「醫師,你什麼時候會再來?」往診現場,長者期盼的眼神勾起骨科醫師黃勉倉溫馨的回憶。

人醫會骨科醫師黃勉倉,自國中畢業後,高中、大學都在外地讀書,讓他想起,每次放假回家,總是見到媽媽倚閭而望,高興地在門口等著他;而當他要離家返校時,媽媽又很依依不捨,每每眼淚奪眶的模樣。

就像去往診的時候,「長輩見到我們離開時,又不捨的問『你什麼時候會再來』。」就像媽媽盼望著孩子回來看她一樣﹗

老吾老 以及人之老

黃醫師以「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情懷來探望這些長者,也像是要回去看看自己的媽媽。

2000年他開始捐善款成為慈濟會員,2005年因為補位因緣,首次參加慈濟人醫會義診,這個因緣牽引,讓在基隆市中正區開業的黃勉倉醫師加入人醫會。爾後,即使有一些義診與醫學活動時間重疊,他也都盡量以人醫會活動為優先,挪出空檔參加往診、或到定點義診。他說,醫學活動會再辦,而長者若沒去探望,就不曉得他們狀況會怎麼樣。

黃醫師很慶幸自己學醫,能貢獻醫療專業照顧,藉由自己的雙手去膚慰他們,看到長者高興,自己心裡的歡喜也會迴盪良久。往診時如果看到長者還健在,心裡的感覺就非常得好;有時候從訪視志工口中聽聞某某人往生了,心裡就會非常悲傷,哀嘆!怎麼一、二個月沒看他就不在了!藉由這些偏鄉長者或是弱勢族群的種種示現,他有深一層的反觀自照,更懂得知福、惜福,希望再多造一點福。

拿手術刀的手也能拿菜刀 為災民煮熱食

2009年八八風災之後,他趕去高雄要進駐旗山醫務站幫忙,但醫務站還沒設立好,卻看到很多師兄師姊都在打掃,滿身泥濘,沒有任何怨言。黃勉倉眼見這個景象很攝心,覺得慈濟這麼好的團體,每個人都在付出而沒有任何人要求回報。既然醫務站還沒設好,他被師姊拉去香積組幫忙切菜,他是外科醫師平常拿手術刀,而拿起菜刀卻也游刃有餘,技巧還滿熟練的。當下能加入不同性質的服務,他體會到另一種快樂。

有感動所以行動,雖然自己開業醫務很繁忙,黃勉倉還是排出時間參加見習、培訓課程,而於2015年元月受證皈依於證嚴上人座下,法號惟倉。

Covid-19新冠肺炎疫情下,2021年五到七月,臺灣拉起三級警戒防線,讓人對未來的不可知,產生莫大的焦慮不安,弱勢族群可能更加無助。三級警戒期間人醫會義診活動暫停,黃勉倉擔心原先定期關懷的弱勢或長者,這時候他們在身、心、靈需要更多的關懷。還好,在地的訪視志工常常會用電訪,或是親自去探望他們,讓「愛」不因為疫情而中斷。

2019年6月23日,慈濟人醫會於瑞芳國中進行一年一度瑞芳大型義診活動。醫者父母心,黃勉倉醫師時常幫助弱勢,看診時仔細問診檢查。

2019年8月25日北一合心人醫會瑞芳定點義診,骨科黃勉倉醫師(右)親切為長者看診。

2020年1月19日,北一區人醫會至雙溪往診,骨科黃勉倉醫師(右一)關懷呂先生,量血壓觀察健康狀況。

2020年1月19日,北一區人醫會至雙溪往診,骨科黃勉倉醫師(右)關懷長者日常生活情形,並溫馨交流。

最後修改於 週六, 18 九月 2021 07:29